吊庄移民跟现在的移民有稍许的不同,吊庄移民根据群众的自愿原则,国家统一划拔土地后,由“迁出县”负责土地开发、分配等各项具体管理工作,并逐渐形成了多种移民模式:其一、县内吊庄:这种模式是指在有水利条件的县区,组织人民群众就地兴修水利工程,开发水浇地,然后在水浇地覆盖区重新规划居民生活区,将县内没有...
虽然地处平罗县管辖范围内,但人事、管理均属隆德县领导,相当于隆德县的一个乡镇,因此称为“吊庄”。这种做法主要解决了不愿意搬迁和搬迁后留不住的问题。2. “吊庄”一词是宁夏人发明的,意为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这个“吊”字形象又贴切,就像从贫困的地方吊到能生存发展的地方。移民搬迁...
吊庄移民作为政府开发性扶贫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将那些生活在南部山区干旱高寒山区的部分绝对贫困人口搬迁到引黄、扬黄灌区,以便从根本上改变其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解决温饱问题,进而脱贫致富。吊庄移民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迁出地一定是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而迁入地一定是土地...
1. 宁夏闽宁村、芦花镇、兴泾镇等地是吊庄移民的典型案例。2. 吊庄并非一个特定村庄的名称,而是一种移民行为。3. 近年来,中国西部农村出现了向地广人稀地区大规模移民的趋势,这种行动被称为吊庄移民。4. 吊庄移民通俗地讲,就是部分家庭成员外出开荒种植,在外地搭建简陋住所,形成一家分居两处的...
吊庄其实是隐喻,就是指移民搬迁漏咐,从一个地方返纳纯迁徙到另一个地方。人们要把全部的行李都吊在...
是指吊车或者起升机构对设备的安装、就位的统称。在检修或维修过程中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什么是吊庄 吊装是指从1983年开始持续到2000年,国家在宁夏南部,以陕西,甘肃接壤的西海固地区,紧邻的七个国家级贫困县,实行一种特有的吊庄移民政策 ...
“吊庄”是宁夏本地方言,亦称移民吊庄,是指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三西”扶贫资金的支持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居住在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的一部分由于环境恶劣而无法维护正常生活的群众,集中搬迁到贺兰山脚下的黄河灌区。 【三西:三西地区是指甘肃河西地区的19个县(市、区)、甘肃中部以定西为代表的20个...
吊庄”从表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把一个村庄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去。吊庄”一词的出现,源于国家西部开发扶贫致富。当时的国家政策是这样的:从1983年开始持续到2000年,国家在贫困宁夏南部,以及陕西、甘肃接壤的西海固地区,实行一种特有的吊庄移民”政策。说白了就是鼓励大家离开不适宜生活的...
笔者认为,此处“吊”字应写作“窎(音吊)”,根据剧情内容判断,“吊庄”应为“窎庄”更合适。因为,查阅各种字典辞书,“吊”字未有与“庄”搭配组词的说法,且“吊庄”组成的词汇寓意不能很好地表达剧情所要说明的意思。但“窎庄”一词却非常贴切。查阅字书有关“窎”字的解释: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曰:“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