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臭蛙的生物学特征引人注目。雄蛙的体长平均约为47毫米,雌蛙则稍大,约87毫米。头部形状独特,头长略大于头宽,顶部扁平,头部的幢孔呈横椭圆形,眼睛和上眼睑之间的距离几乎相等,鼓膜稍大于眼径的一半。犁骨的齿强大,呈两个短斜排列。体背部分前部皮肤光滑,显著的特点在于两眼之间有一个小白...
(2):158~161重庆市两栖类两新纪录———合江棘蛙和合江臭蛙黄静①罗键②宋劲秋①王志坚①*(①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产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②重庆市清华中学校重庆400054)摘要:2009年7月23~24日,在重庆江津四面山大窝铺采得蛙类26只,其中合江棘蛙(Paarobertingeri)8只,合江臭蛙(Odorranahejian...
2008年至2014年对河南伏牛山区进行野外考察,陆续发现,采集一批臭蛙属(Odorrana)标本,经形态学比较,系统聚类分析及12SmtDNA序列比对,分别为花臭蛙(O.schmackeri)与合江臭蛙(O.hejiangensis).河南南召为合江臭蛙已知分布北限,与模式产地四川合江相距近5个纬度,与合江臭蛙已知分布区呈间断分布,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与...
Keywords: 合江棘蛙,合江臭蛙,新纪录,重庆市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2009年7月23~24日,在重庆江津四面山大窝铺采得蛙类26只,其中合江棘蛙(Paarobertingeri)8只,合江臭蛙(Odorranahejiangensis)1只,为重庆市蛙类新纪录。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
动物名,为无尾目,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分布在四川等。为中国特有物种,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生活在原始林带的大漕河和小漕河两岸。皮肤表面分泌产生一种物,很臭,个头小,喜欢在岩壁上蹲着。 中文学名 合江臭蛙 二名法 Hejiang Odorous Frog 门 脊索动物门 ...
合江臭蛙,动物名,为无尾目,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分布在四川等。为中国特有物种,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生活在原始林带的大漕河和小漕河两岸。皮肤表面分泌产生一种物,很臭,个头小,喜欢在岩壁上蹲着。
云南蛙属一新种———滇南臭蛙 对分布于四川,重庆市,贵州,湖北,湖南,安徽和福建的花臭蛙[Odorrana(Odorrana)schmackeri(Boettger,1892)]标本进行了形态比较,结果发现四川省南江和万源县的花臭蛙标本... YANG Datong,LI Simin - 《Zoological Research》 被引量: 0发表: 1980年 ...
中国蛙类一新种—合江臭蛙 本文记述中国蛙属一新种,合江臭蛙.模式标本保存在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 邓其祥,余志伟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被引量: 2发表: 1992年 中国蛙类一新种(无尾目,蛙科) 中国蛙类一新种(无尾目,蛙科)[J].动物分类学报 2007.doi:10.3969/j.issn.1000-0739.2007.04.011...
河南南召为合江臭蛙已知分布北限,与模式产地四川合江相距近5个纬度,与合江臭蛙已知分布区呈间断分布,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与地质结构变迁、气候及水系演变的关系值得探讨.河南南召合江臭蛙繁殖季节较模式产地四川合江种群晚一个月左右,与同域分布的近缘种花臭蛙存在明显的繁殖季节隔离.两个近缘物种同域分布,其同域和...
中国蛙类一新种—合江臭蛙 邓其祥;余志伟 【期刊名称】《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2(013)004 【摘要】本文记述中国蛙属一新种,合江臭蛙.模式标本保存在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 【总页数】5 页(P323-327) 【作者】邓其祥;余志伟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