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标准合同。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对合同关系的本质和规律进行集中抽象和反映、其效力 穿于合同法始终的根本规则。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要约的撤回:是指在要约发出以后,尚未到达受要约人之前,也就是在要约发生效力之前,要约人使其失去法律...
13、合同法:13、合同法:即有关合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14、可撤销合同:14、可撤销合同:又称为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是指因意思表示有缺陷,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或仲裁机关请求对已经成立的合同予以变更或撤销的合同。15、无效合同:15、无效合同:是指虽经当...
中国的司法解释有时特指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对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所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19...
合同法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合同的订立 合同的订立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建立合同关系的过程。合同的订立方式有口头、书面、默示等多种形式。合同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包括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地点、方式、违约责任等。合同的...
第一种观点认为,《民法典》并未完全改变《合同法》的主观主义解释规则。该观点认为,合同解释的目的在于发现和探求合同当事人的真意,在探求合同当事人真意时,应当从订约之时的情势方面考量,确定其主观的意思,即解释合同应当以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的真实意思为探究的目的。为了准确地查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应当考虑订约...
合同的履行: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据法律规定,全面、实际、适当地完成自己应承担的义务,从而使债权人的合同债权得到充分实现的行为。 14、买卖合同: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15、合同法: 合同法,即有关合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
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律知识 法律分析: 1.当事人未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但从双方从事的民事行为能够推定双方有订立合同意愿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是以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中的“其他形式”订立的合同。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合同约定的签订地与实际签字或者盖章地点不符的,...
严格依照立法法赋予的司法解释制定权限,坚守不创设新规则的基本立场,坚决做到根据民商事审判执行工作的实际需要作配套补充细化,确保民法典合同编的优秀制度设计在司法审判中准确落实落地。例如民法典相对于原合同法,进一步强化了债的保全制度,其目的是防止债务人“逃废债”,即通过赋予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防止债务...
1.合同的订立是指当事人双方依法自愿达成协议,确立权利义务关系的过程。 2.合同的生效是指合同依法成立,产生法律效力的过程。 3.合同的订立和生效是合同法的核心内容,关系到合同当事人的权益保护和合同纠纷的处理。 三、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1.合同的履行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
民法典颁布后,最高人民法院废止了根据原合同法制定的《合同法解释一》和《合同法解释二》,司法实践急需出台关于民法典合同编通则的司法解释。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在清理相关司法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于 2023 年 12 月 5 日公告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