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所在的金山朱行当地,就是正月二十四那天要吃撑腰糕。老习俗里,撑腰糕能防腰痛,治腰病。而且,要用隔年农家臧糕,油煎食之,更能腰板硬朗,耐得劳作,故称“撑腰糕”。在“二十四”的前几天,大家还会互相劝说,相互提醒,一定要吃隔年的臧糕才能达到效果,挑担腰板更结实,终年也就不怕劳作了。清代诗人蔡云也曾作诗云...
为了祈求新一年腰板硬朗,平湖以前家家都做“撑腰糕”,斋过土地神后供全家食用,据说可免当年腰部劳伤,保持强健体格。民谚称“吃过撑腰糕,腰窝勿得敲”。 “撑腰糕”用纯糯米粉和入红糖水做成,上面放些蜜枣泥、桂花、胡桃肉、炒芝麻等调料,置于蒸笼内用猛火蒸熟,待冷却后用...
震泽的撑腰糕,撒的是咸桂花。 桂花是西山人用梅泥腌制的。把梅泥洗净,用干净的纱布把桂花控干,均匀地筛到刚出屉的糕上,桂花的香气被热气一烘就出来了,而糕吃起来却是轻甜中微微一点咸。 除了桂花,人们还喜欢撒玫瑰的撑腰糕,用平阴的重瓣玫瑰干花,点缀着似有若无...
但是,在乌镇,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叫“二月二、吃撑腰糕”。意思就是今天必须吃“年糕“,吃了年糕才能够把“腰板”撑的硬硬的……那么,这个“二月二”跟“吃撑腰糕”有什么关系,其实很简单:今天的“二月二龙抬头”,亦是“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也就是从今天开始,农家的春耕生产开始了……什么...
农历二月二,在嘉兴地区,民间有吃撑腰糕的习俗,撑腰糕是一种糯米做的糕点,意思是农民吃了撑腰糕,腰板就会好,干农活有力气。今天的嘉兴滋味,我们来说说撑腰糕。 撑腰糕,也叫蜜穰糕,蜜丈糕,是一种糯米做的糕点。在平湖,农历二月二要吃撑腰糕。 村民 毛林根:说起来开春要种田了,趴倒做,腰酸,撑腰糕吃了,腰不酸了。
/// 01 二月二作春社,吃撑腰糕 农历二月二为中和节,苏州俗语有“二月二,龙抬头”。在苏州,这一天要吃撑腰糕,即是将年糕切成薄片,油煎了吃,以为可以强健筋骨、避免腰痛。徐士鋐的《吴中竹枝词》中咏道:“片切年糕作短条,碧油煎出嫩黄娇。年年撑得风难摆,难道吴娘少细腰。”吃撑腰糕这一风俗,是...
因此,农历二月初二也叫春龙节。二月二吃撑腰糕是江南一带流传的一种生活习俗,农谚云:“二月二,瓜采落苏齐落地”,吃了撑腰糕,民间谓之腰板硬了,一年的农活又要开始了,此俗流传年代久远。二月初二吃了撑腰糕后,新的一年农事就开始了。 撑腰糕其实是一种年糕,但听名字就知道,这种美食颇有美好寓意,清代蔡云在《撑腰糕...
因此吃撑腰糕从农副业扩散到商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乃至学界,成为最为普遍的民间习俗。 就味觉享受而言,撑腰糕绝不能算美食,更比不上时行的诸多新潮食品,充其量不过是应景的乡土小吃。就一年一度来说,则可以冠上“一次性小吃”的称号,不过就这一次,吃的氛围却是浓浓的,似乎年糕之韧可以增强腰背之韧,吃后仿佛腰...
农历二月初二,所谓“撑腰糕”,实际上就是用糯米做成的一种扁状,椭圆形,中间稍凹,形似人腰状的塌饼。吃了撑腰糕,腰板结实,在农田里劳作便不会腰酸背痛。久而久之,这习俗便延续了下来。节日那天,乡间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飘荡着甜丝丝的米糕香,这香味弥漫了村庄,弥漫了田野,更浸透了心田。传统的撑腰糕,刚出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