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司马炎来看,这个孙子很聪明,就算儿子司马衷傻一点,过渡一下,等将来传位给孙子司马遹不就好了,本着这样的想法,司马炎仍然让司马衷当了太子,结果害了晋朝。
司马衷一般被评价为“甚愚”或“白痴”,这个说法可能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首先晋惠帝司马衷显然无法解决他统治时期的政治困难,造成了八王之乱,他本人成为他人的傀儡,最后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其次晋武帝司马炎亲身经历了曹魏的兴衰,因而对皇朝继承人的能力和成长非常关心,但在《晋书》中记载武帝也多次对晋司马衷的...
但是好在,司马衷的太子妃贾南风比较聪明,贾南风一看自己丈夫应付不过来,立刻从外面请了几个大儒来替司马衷解答,而司马衷只需要老老实实的背书就可以了。对司马炎来说,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如果他真心喜欢,他就不会跑去给儿子测试智商,他把皇位传给司马衷最大的原因,除了要符合宗法继承制度之外,还有一个十分...
西晋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正月,晋武帝册立儿子司马衷为太子。此时距晋武帝代魏称帝只有一年多,他本人也才三十二岁,这时候确定接班人显得过早了。况且,这时距其父司马昭去世还不到两周年,三年之丧尚未结束。所以,晋武帝在此时立太子,与司马家族一贯极为重视丧葬之礼、倡导以礼孝治天下的宗旨不符。以情理揣测...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1月8日),字正度,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是西晋第二位皇帝(290年5月16日~307年1月8日在位)。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嫡次子,母为武元皇后杨艳。司马衷在泰始三年(267年)被册封为皇太子,当时年仅九岁。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司马衷即位,改元永熙。...
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很大程度要拜一个“白痴”皇帝所赐,他就是晋惠帝—司马衷。正是在司马衷当政期间,他无力把控朝局,导致“恶后”贾南风及诸王乱政,致使“八王之乱”爆发,极大地消耗了国力,最后让胡人有机可乘,发生“五胡乱华”的悲剧。关于司马衷其人,许多史书...包括《资治通鉴》在内,都说他愚痴...
司马衷是否真的愚钝 司马衷自小就反应迟钝,在学说话时就比寻常小孩吃力很多,到了读书的年纪,其父司马炎为他请了最好的老师来教导他,希望他能成才,继承自己的帝位。但是很快司马炎就发现了司马衷的不对劲,因为他读书识字都很慢,超过三笔的字都要学习十几遍才能勉强记住,从这也可以看出司马衷先天就有缺陷,...
西晋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司马炎举行典礼,册封嫡次子司马衷(即晋惠帝)为皇太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晋武帝发现司马衷的智商存在问题。晋武帝子嗣众多,有二十五个儿子,但是他却并没有废掉司马衷,改立其他皇子。那么,以精明强干著称的司马炎,为何选择痴傻的司马衷为继承人呢?一、母亲支持 司马衷的母亲...
司马衷,字正度,生于西晋的开国盛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嫡次子。泰始三年(267年),年少的他被册封为皇太子,从此走上了通往皇位的道路。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让他轻松地坐上那把龙椅。据《晋书》记载,司马衷从小就表现得与众不同,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更对朝政一窍不通。每当朝臣们向他奏报国事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