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加封宗室中最年长者司马亮为侍中、大司马、假黄钺、大都督外,还改封自己的第三子司马柬为秦王、第五子司马玮为楚王,第九子司马允为淮南王,“并假节之国,各统方州军事”,然而手握重权的司马允不仅没能阻止“八王之乱”这场家族内斗之中,反而深受其害,死于叔祖父司马伦之手。
太康十年(289),司马炎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于是把司马允的封号改为淮南王,封地没有变化,还给他任命了都督扬江二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和假节的职务。这是司马允的第二次晋升,彼时他才十七岁。面对父皇对他的期望:“镇守要害,以强帝室”,司马允便北上南下,前往自己的封地。在司马炎的心中,继承人司马衷...
司马伦对这位年轻且才华横溢的亲王心生忌惮,于是封司马允为太尉,表面上给予尊崇,实则剥夺了他的兵权。司马允不愿屈服,他洞悉司马伦有篡位野心,于是声称自己身患疾病,拒绝接受太尉之位,并秘密培养死士,暗中筹备讨伐叛贼,以维护国家安宁。面对侄子的反抗,司马伦无法忍受,派遣御史手持诏书,收回司马允的中护军印...
在公元289年那会儿,司马炎感觉自己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于是他做了个决定,把司马允的封号改成了淮南王,但封地还是老地方。他还让司马允去管扬州和江州的军事,当上了镇东大将军,还给了他个假节的权力。这算是司马允人生的又一次大提升,要知道那时候他才十七岁呢。司马炎希望他能守住重要的地方,让皇室...
300年,淮南王司马允与3个儿子被晋军处死。司马允有司马懿、司马师的权谋和手腕,却输给了年龄。司马允活着,晋朝就有希望;司马允被杀,八王之乱才有机会进入下半场。八王之乱,是一场司马家族为了争夺皇权而展开的厮杀,门阀士族、外戚宗室、寒门弟子、游牧骑兵纷纷卷入这场混战,给华夏带来灾难,无法言表。其实...
29岁的司马允最终还是败给了60多岁的司马伦。他输就输在太天真,没看透人心的阴暗面,眼看就要赢了却功亏一篑。要是他能再谨慎些,说不定就能提前结束司马家的这场内斗,让八王之乱就此打住。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刚去世不久,皇族内部就爆发了权力争斗。这场被称为"八王之乱"的混战,整个过程可以分成前段...
司马允(272年—300年),字钦度 ,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异母兄弟,母李夫人,西晋宗室、诸侯王。 咸宁三年(277年),受封濮阳王,任越骑校尉。太康十年(289年),改封淮南王,升任镇军大将军。愍怀太子司马遹被废后,朝中议事者有意立司马允为皇太弟。贾后被赵王司马伦废黜后,司马允任...
根据历史记载,司马允这人性格沉稳坚毅,守卫的将士们对他都很佩服。所以,当贾南风设计害了司马遹之后,朝廷里不少商量大事的官员,心里头都想推举司马允当皇太弟。不过事情还没个定论呢,贾南风就被司马伦和孙秀给关起来了。一开始,愍怀太子被废黜那会儿,有人提议让允当太弟。正巧赵王伦把贾皇后也给废了,...
实际上从史书上分析,这种说法非常想当然,而司马允起兵也并非为拥护晋惠帝司马衷,而是有着巨大的野心。司马允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九子,晋惠帝司马衷的弟弟,晋怀帝司马炽的哥哥。他被封为淮南王,封地在江州和扬州一带,并授予都督扬江二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假节的大权。可以说在参与了八王之乱的司马诸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