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一个假装爱中国的美国人,这是大部分人对司徒雷登的评价。但仔细去了解司徒雷登的一生,就会发现这个美国人假装爱中国,竟然假装了一辈子。斯徒雷登出生于中国杭州,他的父亲是杭州天水堂的牧师,他的母亲在杭州创办了中国第二所女子中学,免除学费,提供食宿和衣物,要求不许缠足,不许包办婚姻。司徒雷登童...
1949年,中美关系正处于微妙的僵局之中,司徒雷登,这位曾在中国土地上留下深深烙印的人物,黯然离开了他的第二故乡。他的离去,如同那个时代中美关系的一个缩影,充满了无奈与遗憾。而回到美国仅三个月,他便中风倒下,后半生都在病榻上度过。1952年,燕京大学,这所曾承载着司徒雷登无数期望与梦想的学府,在历史...
据司徒雷登的研究者考察,“司徒雷登的家族具有西欧苏格兰——爱尔兰血统,在这一点上与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狄考文,美国总统威尔逊,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创始人和首任校长德本康夫人等人是相似的。”金女大自创立至1951年与金陵大学合并,一共只有两任校长德...
别了,司徒雷登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八日)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
1949年8月2日,司徒雷登不得不离开中国,背影稍显狼狈与落寞。来华50年,弹指一挥间,却满是风云变幻,他做过传教士、大学校长、驻华大使,名利有了、骂名也不少,将他的半生撕扯在两个极端。司徒雷登,一个特别中国化的名字,不少后来的中国人是通过《别了,司徒雷登》这篇文章熟悉此人的。他是一个“中国通...
司徒雷登全名约翰·雷登·司徒,虽然是美国人,但出生在中国杭州,父亲是传教士。青少年时期,司徒雷登回美国完成学业,之后作为美国基督教南长会的传教士与妻子再次回到中国。1919年,司徒雷登离开南京,去了北京出任燕京大学校长。在他的一生中,燕京大学是他最为倾注心血,也最为成功的事业。对于起步中的中国高等教育...
得知这一情况后司徒雷登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他辗转找到霍尔基金会的遗嘱执行人克里夫兰律师,向其详细阐述燕京大学在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设想。经过几次会面后司徒雷登成功争取到150万美元的巨额资助,这笔资金成了燕京大学后续发展的核心保障。随着经费的逐步到位,司徒雷登决心选定新校区,为燕京大学建立一处...
留下的不仅仅只是美国大使。在司徒雷登劝说下,英、法、印度等属于不同阵营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大使们也选择留在了南京,此意味深长之举相当耐人寻味,也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新中国将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是当时的毛泽东长时间思考的重大问题。早在1946年马歇尔到延安访问时,毛泽东站在国家和民族立场,并不限...
司徒雷登这个人,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身影,有着复杂而引人关注的经历。司徒雷登堪称地道的中国通。1946 年,国民政府授予其杭州市荣誉市民称号,从某种程度讲,他近乎半个中国人。司徒雷登的一生和中国紧密相连,这得从他的家庭背景讲起。司徒雷登的双亲皆为自美赴华的传教士,极其理想化,远渡重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