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齿鳄,学名Phyllodontosuchus,属于原始鳄形类动物,归类于喙头鳄亚目。这一物种在侏罗纪晚期于中国云南省被发现,其化石包括一个颅骨和下颌。叶齿鳄的显著特征在于其牙齿的形状,类似于草食性恐龙的牙齿,这表明它们是草食性动物,与其它鳄形类动物不同。叶齿鳄的发现对于研究鳄形类动物的演化具有重要...
叶齿鳄由Jerald Harris等人在2000年叙述、命名,模式种为禄丰叶齿鳄(P. lufengensis)。属名意为“叶状牙齿的鳄鱼”,种名以发现化石的禄丰组命名。叶齿鳄的牙齿型态独特,上颌两侧各有17或18颗牙齿。前5、6颗牙齿呈圆锥状、微弯,而后方12颗牙齿呈叶状、铲状。牙齿形状不一致,显示为异齿型动物。
(学名:Phyllodontosuchus)是种原始鳄形类动物,属于喙头鳄亚目。已发现一个颅骨、下颌化石,发现于中国云南省,年代为侏罗纪晚期。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叶齿鳄 拉丁学名 Phyllodontosuchus 界 动物界 目 喙头鳄亚目 折叠编辑本段动物概述 叶齿鳄的牙齿形状为叶状,类似草食性恐龙的牙齿,显示它们是草食性动物,与其他鳄...
叶齿鳄是在2000年由Jerald Harris等人所叙述、命名,模式种是禄丰叶齿鳄(P. lufengensis)。属名意为“叶状牙齿的鳄鱼”;种名则是以发现化石的禄丰组为名。叶齿鳄的上颌两侧各有17或18颗牙齿。最前5、6颗牙齿呈圆锥状,微弯,而后方12颗牙齿呈叶状、铲状。牙齿的形状并不一致,显示它们是异齿型动物。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