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鸣兰(叶喜琴)在荣春社坐科时期的演出戏单,记录了她在1944年5月30日北京三庆戏院的精彩表演。叶鸣兰自1940年入尚小云科班,初以青衣为主,后于1942年兼攻小生,师从萧连芳先生,学习了《岳家庄》、《状元谱》及昆曲《断桥》等经典剧目。1946年初,她转入鸣声社深造,并与赵万和、刘凤霞等一同接受重点培养。
叶鸣兰老师(1931.9.—2016.8.)幼年坐科荣春社,后带艺进入南京鸣声社科班,工文武小生,嗓音、扮相均属上乘,深得班主喜爱。此文是叶老师2009年看到《中国京剧史》中关于鸣声社的介绍之后,为保存资料而记录的他所了解的内容,部分是叶老师手书,部分是他人据此整理。这些资...
上世纪八十年代,叶鸣兰、洪云艳夫妇除正在杭州各大票房担任艺术指导之外,还不时登台示范。以下视频是洪老师、叶老师联袂演出之《玉堂春》,截取的是以叶老师为主的部分。 千禧之后,叶鸣兰、洪云艳两位老师都进入古稀之年。以下视频是杭州电视台制作的名人访谈,说起当年的往事,叶鸣兰老师还是那么风趣。
男,京剧小生。南京人。 孩提时代入北京荣春社科班学戏,排"喜"字,艺名叶喜琴,工花旦。因为其喜欢生角,后来又带艺进南京的"鸣声社"科班习小生,艺名叶鸣兰,从此常年在江南一带演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叶鸣兰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逝世日期 2016-08-24 ...
叶鸣兰先生生前致力于京剧艺术的推广和传承,身体力行、不遗余力。他创建了杭州京剧茶座;他为京剧的江河不择票房、票友之细流,以闯荡梨园数十年之丰厚经历和广博见闻,引领无数人走进京剧大门,且不断熏陶、教诲身边的学生、弟子如何正确认识京剧的美。 清音周刊京剧茶座创始人叶鸣兰 站长...
受叶鸣兰先生的邀请,北京皇城根京剧社的马士杰名誉社长、张派青衣杨永树、梅派青衣蓝仁东、程派青衣张继安、李派老旦贾怀胤、小琴师裘子轩六日来到杭州,参加叶鸣兰先生八十寿诞活动。 叶鸣兰先生的寿宴是八月八日,但从八月六日起叶鸣兰先生就开始接待各地来客了,这使我想起老北京的民俗。老北京办婚事,前三天就搭棚...
叶鸣兰先生的寿宴在杭州著名的知味观饭店举行,知味观四楼大厅灯火辉煌,喜气洋洋。三十桌酒宴桌上,摆着诸如“穆天王”“望江亭”“长坂坡”“锁麟囊”等等不同的三十出京剧剧名座签,非常富有特色,把寿星老——京剧人的身份烘托出来,和现场的气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叶鸣兰老师(1931.9.—2016.8.)幼年坐科荣春社,后带艺进入南京鸣声社科班,工文武小生,嗓音、扮相均属上乘,深得班主喜爱。此文是叶老师2009年看到《中国京剧史》中关于鸣声社的介绍之后,为保存资料而记录的他所了解的内容,部分是叶老师手书,部分是他人据此整理。这些资料不知道当年是否发表过,在叶老师过世之后,连...
叶鸣兰老师(1931.9.—2016.8.)幼年坐科荣春社,后带艺进入南京鸣声社科班,工文武小生,嗓音、扮相均属上乘,深得班主喜爱。此文是叶老师2009年看到《中国京剧史》中关于鸣声社的介绍之后,为保存资料而记录的他所了解的内容,部分是叶老师手书,部分是他人据此整理。这些资料不知道当年是否发表过,在叶老师过世之后,连...
叶鸣兰老师(1931.9.—2016.8.)幼年坐科荣春社,后带艺进入南京鸣声社科班,工文武小生,嗓音、扮相均属上乘,深得班主喜爱。此文是叶老师2009年看到《中国京剧史》中关于鸣声社的介绍之后,为保存资料而记录的他所了解的内容,部分是叶老师手书,部分是他人据此整理。这些资料不知道当年是否发表过,在叶老师过世之后,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