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史之乱的军事行动中,史朝义经常跟随史思明带兵作战,积累了一定的军事经验与领导能力。然而,史思明却对他百般挑剔。乾元二年(759 年),史朝义奉命攻打陕州,在礓子岭遭到唐军将领卫伯玉的反击而失败 。史思明认为他临阵胆怯,欲按军法斩杀他及诸位将领。之后,史思明又命令史朝义修筑三隅城贮存军粮,限期一天修完...
史朝义刚离莫州,田承嗣就向唐军投降,同时,将史朝义的母亲、妻、子都送到唐军。唐军既然取得莫州,仆固踢、薛兼训等率众3万人穷追史朝义,迫至归义,经过激战,史朝义再次失败。这时,史朝义的范阳节度使李怀仙也看到史朝义已经而临末日,所以,他也想另找出路,遂通过宦官骆奉仙向唐投降,并派其兵马使李抱忠率众...
安史之乱:一个时代的衰落在763年的一个早晨,24岁的史朝义在鄴城自杀身亡,标志着持续7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这场农民起义的失败,导致了唐朝的衰落,而其原因则是复杂多样的。史朝义是安史之乱的一个重要领袖,他在战争中表现出了出色的战略和勇气。然而,在他死前,他杀害了自己的兄弟,并与自己的父亲史...
撤退途中史朝义经历了四种状态:被打,被拒绝,被忽悠,直到最后被挂掉。追着史朝义打的是仆固怀恩和仆固玚爷俩。这爷俩算是和粘上史朝义。从洛阳开始,史朝义跑到那,他们就追到那,追上以后就是一顿猛打。这当然可以理解,毕竟猫走不走直线取决于耗子。史朝义撤退的路线就决定了仆固怀恩的追击的路线。已成惊弓...
安史之乱终平,史朝义自杀,大唐王朝涅槃 史朝义把自己吊死在一片小树林里,标志着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总算平定了。这七年多,整个中原被打了一个稀巴烂,仅仅是洛阳就反复争夺了好几次,中间还经历了少数民族回纥人几乎屠城一样的烧杀淫掠,不仅是造反派的头子从安禄山最后换到了史朝义,经历了父子两代四个人,...
唐平史朝义,唐平安史之乱战争中的最后一役。唐上元二年(761)二月,唐将李光弼等为收复洛阳败于邙山(洛阳北)后,叛将史思明乘势西攻潼关,其子史朝义因兵败惧斩而先下手杀史思明,旋回洛阳称帝。叛军四分五裂,互相攻战,军势大弱。宝应元年(762)四月,玄宗、肃宗相继去世,太子李豫(俶)即位(代宗)。五月,...
史朝义修筑完毕,尚未抹泥,史思明来到,大肆怒骂史朝义,命令随从骑在马上监督抹泥,片刻之间完成。史思明又说:"等攻克陕州,终究要杀掉史朝义。"史朝义十分忧虑恐惧,不知如何是好。弑父自立 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在鹿桥驿,命令心腹曹将军率军值宿警卫。这时史朝义在旅馆住宿,他的部将骆悦、蔡文景劝史朝义说:"...
史朝义,原名史朝义,是史思明的庶子。作为叛军的重要将领,他在父亲史思明的麾下逐渐成长,参与了多次战斗。史思明在叛乱中取得了一定的军事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父子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复杂。史思明在叛乱中逐渐积累了权力,但他对权力的渴望和对儿子的态度,使得史朝义感到不满。史思明在战争中屡次表现出对权力的...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安史之乱的挑起者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然后是安庆绪被叛军另一头子史思明所杀;而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杀;史朝义死后,安史之乱便戛然而止。那么史朝义最终又是被谁杀掉的?仍是被叛军杀掉的?还是另有死法?是谁终结了这个“连环杀人案”?欲知详情如何,且看本期分解。 一、安禄山: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