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宏达团队还在斋堂岛建成了国内首座海洋能多能互补海岛电站,具备4个能种输入能力,接入容量达600kW,达到了与国际领先的欧洲海洋能源中心“并跑”的水平。“2013年10月该电站投入运行,不仅解决了我们村300余户居民的部分生活用电问题,而且为岛民海水养殖提供了电能。5年间共节省电费106.4万元,对于我们来说,这...
早在十多年前,史宏达便带领团队开启了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探索之路。在青岛市黄岛区琅琊镇东部黄海中,有一座名为斋堂岛的小岛,其周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波浪能和潮流能资源。2012年,史宏达带领团队在这里建起了我国北方首座海洋能示范基地。 2014年1月15日对史宏达团队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史宏达带领团队...
4月29日,早晨6点,史宏达从家出发,驱车赶往80公里之外的胡家山码头;7点半与施工船舶及工地人员开始准备工作;12点起锚出港,前往斋堂岛海域预定试验地;下午4点半,施工窗口如期而至,开始平台安装。经过2个小时的位置调整,一座身高40米、支座占地约1200平方米的钢制单桩立柱式平台稳稳坐落海床。这一刻,史宏...
2012年,史宏达带领团队在这⾥建起了我国北⽅⾸座海洋能⽰范基地。 2014年1⽉15⽇,斋堂岛海域天⽓寒冷、风⼤浪急,史宏达带领科研团队在寒风刺⾻的海⾯上成功完成了“10kW级组合型振荡浮⼦波能发电装置”的投放,解决了...
此外,史宏达提出了我国“海能海用”理念,采用多能互补方式为海岛供电,技术成果应用于青岛斋堂岛,建成了国内首座海洋能多能互补海岛电站。“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技术能复制到其他海岛上,给当地的渔民、驻军以及前去旅游观光的游客提供便利条件。这样海岛的能源供给就不会依赖于长输的电缆,国家的投资就会得到节约。”...
2014年1月15日对史宏达团队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史宏达带领团队在斋堂岛海域成功完成了“10kW级组合型振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的投放,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痼疾。 史宏达团队还在斋堂岛建成了国内首座海洋能多能互补海岛电站,2013年10月投入运行,示范了“海能海用”的理念。“希望有一...
这个假期,对于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史宏达来说是忙碌的,但是意义非凡。 4月29日,早晨6点,史宏达从家出发,驱车赶往80公里之外的胡家山码头;7点半与施工船舶及工地人员开始准备工作;12点起锚出港,前往斋堂岛海域预定试验地;下午4点半,施工窗口如期而至,开始平台安装。经过2个小时的位置调...
此外,史宏达提出了我国“海能海用”理念,采用多能互补方式为海岛供电,技术成果应用于青岛斋堂岛,建成了国内首座海洋能多能互补海岛电站。 “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技术能复制到其他海岛上,给当地的渔民、驻军以及前去旅游观光的游客提供便利条件。这样海岛的能源供给就不会依赖于长输的电缆,国家的投资就会得到节约。”史宏...
2014年1月15日对史宏达团队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史宏达带领团队在斋堂岛海域成功完成了“10kW级组合型振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的投放,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痼疾。 史宏达团队还在斋堂岛建成了国内首座海洋能多能互补海岛电站,2013年10月投入运行,示范了“海能海用”的理念。“希望有一...
史宏达首先提出海能海用理念,作为我国海洋能技术开发的指导方针,至今仍是国家重点研发的立项依据;以微幅捕获、液压汇能方式首创了2台100kW组合型振荡浮子波能装置;以多能互补方式研建了我国首座600kW海洋能多能互补海岛电站;与崂山实验室共同创建了我国首个海洋能海岛综合测试场(斋堂岛);定义了智慧港口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