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史守道 【生卒】:1173—1220 【介绍】: 宋眉州丹稜人,字孟传。读书一览不忘,为文援据详明。治学宗魏了翁。宁宗嘉定十三年,将入对,忽以疾卒。诏赐同进士出身,追授迪功郎。有《传斋集》、《国朝名贤年谱》等。 史守道相关 孙惠 熊远
历史官职> 守道 官名。又称分守道。明清道员之一。主掌钱谷之事。如再兼某衔者,则更兼管其事。明朝永乐(1403—1424) 年间,常派方面官巡视民瘼,遂定布政司之右参政、右参议分守各属府州县。共设六十道。两京不设布政司,守道无所属,则寄衔于邻近省之布政司。清顺治 (1644—1661) 中沿设,前后共二十人,...
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毕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耶?”遂良曰:“臣闻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何不书之?”黄门侍郎刘洎进曰:“人君有过失,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
昔者孙明复之为师也,以石守道为之弟子,执杖屦,待左右,明复坐则立,升降拜则扶之,师弟子之礼,若是其重也。故何北山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北山可以为师,避师名而不为,其慎重如此!羲老而失学,欲求为弟子者...
历史官职> 分守道 官名。即“守道”。 官名。简称巡道,明清时设置。明永乐时常令方面官巡视民间疾苦,后遂以布政司右参政、右参议分守一定地域,督察所属府州县,称为分守道。分每一布政司辖区为若干道,其建制增减无定。据《明史·职官四》记载,分十三布政司为浙江杭嘉湖道、宁绍道等六十一道,成为省与府州间...
历史典故> 正己守道 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以遵守道德准则。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以此知阴阳家不足深泥,唯正己守道为可恃耳。” 连动 端正自己的言行以遵守道德准则。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以此知阴阳家不知深泥,唯~为可恃耳。”△褒义。用于自律方面。→严以律己↔随心所欲 ...
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爵禄不登,信由天命。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⑤.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世见躁竞得官者,便谓“弗索何获”;不知时运之来,不求亦至也。见静退...
历史典故> 洁身守道 《晏子春秋•问上》:“洁身守道,不与世陷乎邪。” 洁身守道相关 正冬 正平怀刺 正平挝 正平摇笔 正心 正心诚意 此君 此君一日不可无 此山元有 步伐 步兵哭 步兵归 步兵泣路 步兵骂竖子 步兵鲈 步步金莲 步稳金莲 步类寿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