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败酱(变种),在台湾植物志中被指定为Patrinia monandra C. B. Clarke var. formosana (Kitam.) H. J. Wang。这一独特的植物属于败酱科的败酱属,其拉丁学名由Juss. 提出,并由W. T. Kao et C. E. Devol在1937年的《Taiwania》和《Fl. Taiwan》中进一步研究和描述。该变种的学名P. ...
秀苞败酱(Patrinia speciosa Hand.-Mazz.)以其优美的花序展示,攀倒甑(Patrinia villosa (Thunb.) Juss.)以其毛糙的叶子和变种斑叶败酱亚种(Patrinia villosa subsp. punctifolia)和原亚种(Patrinia villosa subsp. villosa)进一步丰富了台湾败酱家族的多样性。
光叶败酱光叶败酱(Patrinia glabrifolia Yamam. & Sasaki),产于台湾中部和东部,为忍冬科败酱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茎基部近木质,叶对生,茎基部叶片倒披针形或长圆形,茎上部叶片条状披针形或条形,边缘具粗锯齿或全缘,顶生圆锥状两歧聚伞花序,花冠黄色,瘦果长2.5-3毫米,常为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 少蕊败酱少蕊败酱...
Pl. Formos. 200. 1906. 本变种与少蕊败酱(原变种)的不同仅在于叶通常不分裂,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 2产地编辑 产甘肃南部、湖北西部至西南部、四川、贵州、广东东北部和台湾。生于海拔 (50-) 400-800米的山坡灌丛中、草丛中、林中及林缘。模式标本采自台湾 。
台湾败酱(学名:Patrinia monandravar. formosana)为败酱科败酱属下的一个变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台湾败酱(变种)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界 植物界 目 茜草目 Rubiales 科 败酱科 Valerianaceae 拉丁学名 Patrinia monandra C. B. Clarke var. formosana (Kitam.) H. J. Wang ...
台湾败酱(学名:Patrinia monandra var. formosana )为败酱科败酱属下的一个变种。形态特征 本变种与少蕊败酱(原变种)的不同仅在于叶通常不分裂,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400-800米的山坡灌丛中、草丛中、林中及林缘。分布范围 产自甘肃南部、湖北西部至西南部、四川、贵州、广东东北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