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领导人:徐骧、丘逢甲、刘永福。结果:反抗失败,台湾被日本占领。解决时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1. **背景**:甲午战争(1894-1895)后清政府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其中条款包括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给日本,引发台湾军民自发抵抗。2. **领导人**...
台湾军民抗英斗争,鸦片战争中战役之一。事件背景 厦门失守后,台湾兵备道姚营和总兵达洪阿召募乡勇、水勇、屯丁6000余名,多次击退英军。事件经过 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军舰抵台湾鹿尔门外洋,被姚营、达洪阿率众击退。二十一年九月,英军在侵袭闽、浙沿海同时,又侵扰台湾。九月十一日,一艘英舰侵入鸡笼(今基隆...
时至今日,这些早已成为台湾社会骨干力量的眷村后人,还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着对眷村的怀念和追忆。结语眷村,它早已超越了地域和行政界线,成为台湾的一个时代文化符号。当初迁往台湾的200万眷民,终究没能等来回归大陆的那天。在这长达大半个世纪的等待中,眷村逐渐融为台湾当地文化的一部分。然而,眷民们回归大...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朝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军民为保卫领土主权自发组织反抗 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的直接背景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朝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这一条款引发台湾民众和部分清朝官员的强烈反对。台湾士绅成立“台湾民主国”试图抵抗,但最终未能阻止日本接收台湾...
台湾军民积极的行动起来,准备抵抗日本军队的入侵: 5月29日,日军在台湾北部基隆以东三绍湾地区登陆;30日,日军在基隆以东澳底登陆,6月2日占领基隆,随即抢占通往台北的通道狮球岭。 危急之时,“大总统”唐景崧听闻狮球岭失陷消息,卷起银子和巡抚大印逃亡厦门,“民主国”大大小小官员疯狂逃亡,“副总统”丘逢甲也逃...
吹号角的年轻台湾士兵 1954年岸信介与蒋介石秘密成立反共联盟。1957年3月12日岸信介主持成立“日台合作委员会”;6月2日出访台湾,与台湾当局发表联合声明,公然支持台湾当局反攻大陆。图:台湾嘉义美国军事基地的空军训练。修筑军用飞机场的民众。枪械制造工人 海军士官们和新兵训练中心。在总部接受培训的剧团 士兵们...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台湾人民组织抗日义军;台湾保卫战。 难点:台湾军民反对割让台湾斗争失败的原因。 板书提纲 一、日军入侵台湾 1.全国人民反对割让台湾、谴责清政府的卖国罪行 2.日军在台湾基隆附近登陆 二、台湾人民组织抗日义军 1.台北陷落 2.徐骧组织抗日义军 3.义军与黑旗军共同战斗 三、台湾保卫战 1.新...
对于台军的实力和台湾年度的军民大演习,笔者关注不多。借此机会,简单谈几点看法:第一,大势所趋,进退失据。郝伯村将台军的演习从攻击性改为防卫性,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的,也凸显了台军的历史性困境。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两岸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台军既没有反攻大陆的意志更没有逐鹿中原的实力,为...
国民党军随即登岛接手台湾,首批上岛的国民党官兵和眷属们,在岛上修建了大量临时居住场所,简陋的眷村雏形开始出现。1948年,国民党军正式在台北修建了第一个眷村——四四南村。这是军方为联勤总部第44兵工厂盖的聚居地。1949年撤退至台湾后,国民党随即成立“军眷管理处”,帮忙安置军民的同时,也开始在全台各处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