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引入艺术哲学、艺术社会学和艺术跨媒介性视角,从社会理论、美学、文化、哲学和艺术等学科相融合的角度对研究对象展开探讨,进而从个案与学理相结合的层面为当下的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提供理论支撑,也为解读当下的艺术理论提供实践支撑。 作者简介 ··· 杨向荣,1978年出生,文学博士,2008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2年...
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可见性与不可见性:西方绘画中的图像叙事及其话语隐喻》,作者:杨向荣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新《可见性与不可见性:西方绘画中的图像叙事及其话语隐喻》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可见性
可见性与不可见性 第三节 再现危机:图像叙事的话语隐喻 第五章 绘画的沉默:马奈与“物-画” **节 拆解指涉性:可见性的“物-画” 第二节 移动的观者:再现的悖论 第三节 艺术与现实:图像的叙事深渊 第六章 图与词:马格利特的图像哲学 **节 组合与重复:画面的隐秘叙事 第二节 破坏性入侵:命名的越界叙事...
《可见性与不可见性:西方绘画中的图像叙事及其话语隐喻》作者 杨向荣著,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3.8,isbn:752271821X, 9787522718217。缺书网提供准确的比价,齐全的书目检索。
本研究认为可见性与不可见性对媒介基础设施的研究而言具有本体论意义,因此按“经验/理论”的类型化原则将可见性/不可见性的分析框架提炼为:视觉/物性、感觉/意识、规制/意识形态三个层面,探讨可见性/不可见性的具体面向和指涉维度,以丰富这一概念的理论层次和学术肌理。鉴于物的表面特征与系统内在运作结构的分离...
5G基站来自技术性的规划,又为其遮蔽,构成了媒介基础设施的可见性与不可见性。 空间位置成为关键。移动通信基站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帮助人们打破空间的束缚,但其本身的地理位置与空间布局却常常被忽视。基础设施所处的位置,既是特定社会秩序的意图,又能产生特定...
本研究认为可见性与不可见性对媒介基础设施的研究而言具有本体论意义,因此按“经验/理论”的类型化原则将可见性/不可见性的分析框架提炼为:视觉/物性、感觉/意识、规制/意识形态三个层面,探讨可见性/不可见性的具体面向和指涉维度,以丰富...
具体到媒介基础设施研究的框架性内涵和外延上,张磊和贾文斌(2021)的理论性文章回应并拓展了“基础设施本体论”的讨论,认为“互联网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具有基底性意义的理论框架,它包含物质性与社会性、嵌入性与基底性、可见性与不可见性、象征性与情感性、关系性与公共性以及历史性与空间性六组概念。本研究认为最具...
三、美的可见性与本雅明的艺术批评 本雅明认为艺术作品有两种内涵:真实内涵(wahrheitsgehalt)与实在内涵(Sachgehalt)。“wahrheitsgehalt”也可以译为“真理内涵”,在此我倾向于把这个概念译为“真实内涵”。艺术家所要表达的理念和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理念,并不一定是所谓的“真理”,而是众多理念中的一种。“正确地理解...
按照杨武能的看法,歌德在《亲和力》这部小说中阐述了诗人对爱的理解:“爱情是由个人身上存在的所谓亲和力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爱就是命运。”如果爱是命运,那么爱情的行动,就不是“自由个体”所能自主决定的,个人对爱情就不应负有任何的责任。1809年,歌德在六十岁时完成了小说《亲和力》的创作。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