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资料:1989年5月15日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邓小平确定的原则是:只握手,不拥抱。1989年5月15日至18日,戈尔巴乔夫以苏共中央总书记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双重身份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在外交礼仪中,互相握手或者拥抱是很常见的礼节,并没有按照过去的礼节习惯互相拥抱,而是互相握手问好。 早在1988...
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最高领导人见面时,没有按照过去的礼节习惯互相拥抱,而是互相握手问好。 近年来,曾有一些作者写文章记述、谈论邓小平“只握手不拥抱”的指示,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把这个指示说成是在戈尔巴乔夫来华前夕,即1989年初下达的,是针对戈尔巴乔夫访华的,是邓小平给钱外长打电话下达的。 事实并非如此。早在198...
这一信息已经提前传达给了苏联驻华大使馆和戈尔巴乔夫本人,以避免让戈尔巴乔夫感到尴尬。1989年5月16日,戈尔巴乔夫再次见到邓小平时,他记住了这一提醒,两人只握手了很长时间,甚至有人记录两人握了整整35秒。当时是9点35分,邓小平在女儿萧榕的陪伴下,步入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不久后,邓小平走出东大厅门口,热情...
这是小平同志为中苏关系即将正常化后定的调子,其实原因也都在电话中简单明确了。按照小平的要求,11月3日,外事小组召开会议,明确了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时礼仪是“只握手,不拥抱”。 但是中国方面确定了“只握手,不拥抱”,对于喜欢拥抱礼的苏联方面也需要知道这个礼节,便于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时不尴尬。 于是钱外长于1988年...
在本届香会上,尽管中美两国防长没有进行会晤,但双方的言论和中美关系仍备受关注。在6月2日的欢迎晚宴上,中美防长进行了礼节性的握手寒暄,一时成为媒体聚焦的热点。其实,双方被安排在同桌就餐,这样的互动是情理之中的。6月3日上午,美国防长奥斯汀率先登场,并发表了题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领导地位》的主旨...
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是一件大事,因此要在细节上格外注意,邓公在谈及这方面问题时又特意交代:“与他们见面时,只握手即可,不拥抱。”“不拥抱”三个字虽然简单,却形象地讲述了中苏两国关系的定位:两个国家从今以后是和睦友好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中国紧跟苏联“老大哥”的步伐,跟他们“抱团取暖”。...
1、表达共识和协议:当一个男人发握手的表情给女人时,意味着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或协议,这是一种和平的解决方案,也是一项合作协议。2、表达友好和礼貌:发握手表情意味着男人对女人持有友好和礼貌的态度。这也是一种社交习惯,也是男人希望通过这个表情传达出一种礼貌和尊重的感觉。3、表达保持友好距离:...
只握手没说话”。还有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只要还没到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地步,都可以适用“只握手没说话”。所以,安倍和文在寅创造的“只握手没说话”的外交方式,很可能一段时间内会在世界上流行。不过,国际社会信奉有话好好说——既然握了手,那就该说说。“只握手没说话”估计寿命不长! (毛开云)
后来李鹏总理召集了外事小组开了一次会,吴学谦、钱其琛、刘华秋等同志都参加了,制定了小平同志与戈尔巴乔夫见面时“只握手,不拥抱”的原则。 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苏两党关系密切,而苏联人见面一般都以拥抱作为礼节,因此当时两党领导人会面肯定要拥抱。然而,后来中苏关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想恢复到“...
而中苏也在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的历史性会见中迎来了光明。但此次会见却与之前苏联领导人的会见有些大不一样,就在戈尔巴乔夫访华之前,邓小平就特意交代:见面的时候只握手,不拥抱。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邓小平为何会这样指示下属呢? 邓小平扫清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