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古人说"本自具足,不假外求",就是让我们明白: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很完整很强大,具有无限潜能,关键在于你是不是发现了、激活了自己的潜能。唯有成为强大的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当然,这也不是说我们就故步自封,什么都不学了。而是说,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求来求去,而是为了唤醒自己的智慧,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生的幸福,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福慧双修。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怀才不遇的人,聪明能乾,但为人过于精明而不肯吃亏,修慧不修福,善缘难具足,做起事来往往无人相助,障碍重重。修福的方法很多,及时施出一个微笑、一种关怀,或助他人一臂之力,都是修福的范畴。而在众多修福中,以布施财物最直接、最具有代表性。所以《...
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名句欣赏 名句: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解释: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 出处:鸠摩罗什译 《金刚经·离色离相》 原文(节选):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这是《坛经》里面的几句话。这里面就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本自具足的清净自性、本不生灭的圆满佛性;万事万物本来不存在着有相和无相、生跟灭、清净和染污。但是我们活在这世界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分别、计较...
“不假修证。”这意味着不需要刻意去修持和验证。世间的一切都是会变的,包括我们的修持。就像墙壁,即使不断修复,也无法避免损坏。不假修证,就是不依赖于外在的修证。“本自具足。”这表明佛法的智慧是每个人内心本有的。六祖慧能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源于他内心的觉悟。这种觉悟是自然而然的,不...
我们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具足这五道菩提。 首先是发心菩提,于无量生死中,发大菩提心,是发心菩提。持念南无阿弥陀佛,正是在这个凡夫的生死心中,生灭心中,发菩提心,求出生死,求生彼国,自度度人。所以说他就是发心菩提。 其次,同时他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伏心菩提。为什么?伏心菩提是断诸...
不懂先生 致力于激发自我的主体性,实现精神自由 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 找一句话,2025.2.18: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王阳明)感悟:这句话曾帮助过很多人度过人生至暗时刻。本自具足,此心不动,接受一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
1. 您提到的师父的话语源自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教诲,他在开悟后讲述了五句话,其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是其中之一。2. 这句话的含义是指,每个人的内在自性本来就是纯净无染的,它本质上是稳定的,不生不灭,并且具备了一切所需的品质和能力,能够生成万事万物。3. 六祖大师所讲的“本自具足...
外界能给他的都属于“锦上添花”,因为他本自具足。建议所有畏手思脚的年轻人,反复阅读这句话:所有人的看法和评价都是暂时的,只有自己的经历和成绩是伴随一生的。几乎所有的担忧和畏惧都是来源于自己的想象。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磨难。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情商,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而是德行具足后的虚心、包容、自信和格局。”深以为然。 真正的高情商,其实是心里装着别人。真正情商高的人,往往都懂得真心实意地站在对方角度着想,说话做事会让人感到舒服。 真正情商高的人,往往都懂得遇事不随意指责他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