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锂电池之父——约翰·古迪纳夫 前⾔ “⼩⾝材,⾼能量”这是对锂电池最贴切的描述了。现在⽣活中锂电池随处可见,⼩到纽扣电池,⼤到动⼒电池,可以说是真正改变了⼈们的⽣活。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也因此授予”锂电三杰”斯坦利·惠廷汉姆、约翰·古迪纳夫、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
古迪纳夫教授生平最大的贡献便是开发了锂离子可充电电池,同时还发现了用于确定超交换(superexchange)材料磁性符号的古迪纳夫—金森法则,因此被广泛称为锂电池之父。 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 和吉...
20世纪50年代,在林肯实验室工作期间,古迪纳夫制定了许多基本的磁学规则,这是他对科学的第一次重大贡献。1955年,他还与日本学者金森顺次郎共同提出“古迪纳夫-金森法则”(Goodenough-Kanamori rules)。古迪纳夫在林肯实验室工作超过20年,对于其中的前12年,他专注于固体化学的基础研究,并撰写了两本具有里程碑...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锂离子在固体中的迁移,后来又开始了固态陶瓷的基础研究。因为有军方预算支撑,他在这一待就是24年,提出了古迪纳夫—金森法则,为日后随机存储器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因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古迪纳夫看到日益突出的能源问题,他开始转向能源存储的研究。不想,1976年,军方削减研究预算。预算被砍...
30岁,古迪纳夫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的学位。古迪纳夫来到了刚成立了一年的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第一次接触到了锂离子在固体中的迁移,后来又开始了固态陶瓷的基础研究。因为有军方的预算支撑,他一待就是24年,提出了古迪...
这些理论后来变成了“古迪纳夫-金森法则(Goodenough-Kanamori Rules)”,并为日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诞生奠定了相当重要的基础。所谓的随机存取存储器,是现代电子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存储单元,它有一个更常听到的名字——内存。 图丨当年笨拙的真空管计算机和如今小巧的内存条(来源:Wikipedia) ...
此外,他还与日本学者金森顺次郎(第13代大阪大学总长)共同提出“古迪纳夫-金森法则”(Goodenough-Kanamori rules)。 磷酸锂铁LFP正极材料的专利起源来自德州大学,真正发现者便是其奥斯丁学区的机械工程教授古迪纳夫博士。 古迪纳夫在1996年取得专利并在1997年1月生效,但是,原告方需要支付的诉讼账单远高于H-Q已经对外...
因为有军方的预算支撑,他一待就是24年,主要从事内存的材料物理和固态陶瓷研究,并提出了古迪纳夫—金森法则,为日后随机存储器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已经年近半百,本来以为一生就可以这么平淡地过下去,但下一个挑战还在等着他。 54岁,古迪纳夫进行了人生第一次“跳槽”。
此外,他还与日本学者金森顺次郎(第13代大阪大学总长)共同提出“古迪纳夫-金森法则”(Goodenough-Kanamori rules)。 磷酸锂铁LFP正极材料的专利起源来自德州大学,真正发现者便是其奥斯丁学区的机械工程教授古迪纳夫博士。 古迪纳夫在1996年取得专利并在1997年1月生效,但是,原告方需要支付的诉讼账单远高于H-Q已经对外...
在此期间,他的学识日渐积累,提出了合作轨道排序的概念,即Jahn–Teller畸变,并进一步发展了材料中磁超交换符号的规则,被称为古迪纳夫-金森法则。然而,古迪纳夫教授最为人所知的贡献是他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在1969年首次接触电化学后,他投入了7年的学习和研究,并于1980年代初取得了重大突破。正是他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