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瑟怨》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佳作,通过描绘古瑟的破旧与湘灵的沉怨,抒发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首句“破瑟悲秋已减弦”,以悲秋为背景,破瑟为象征,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怨。接着,“湘灵沈怨不知年”,引用湘灵的传说,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神秘...
古瑟怨唐代:李益 破瑟悲秋已减弦,湘灵沈怨不知年。 感君拂拭遗音在,更奏新声明月天。 写人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
破旧的瑟在悲秋中弦声已减,湘水女神的深深怨恨绵延无年。 感谢你为我拂去尘埃,那遗留的音符仍在,在这明月之下,我将再奏新的乐章。💡注释解读:1. 破瑟悲秋:形容瑟的破旧与秋天的悲凉氛围相呼应。 2. 湘灵沈怨:湘灵,指湘水女神,这里借指瑟声中的哀怨情感。🎼鉴赏感悟:《古瑟怨》以瑟为媒介,传达了诗人对...
《古瑟怨》 分享 原文拼音注音 朝代: 唐朝 | 作者:李益 | 类型:悲秋| 破瑟悲秋已减弦,湘灵沈怨不知年。 感君拂拭遗音在,更奏新声明月天。 拼音 gǔ 古 sè 瑟 yuàn 怨 [ [ táng 唐 cháo 朝 ] ] lǐ 李 yì 益 pò 破 sè 瑟 bēi 悲 qiū 秋 yǐ 已 jiǎn 减 xián 弦 ...
《古瑟怨》诗词的智能赏析 《古瑟怨》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因思念心上人而感到悲伤和痛苦的心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的开头写道:“薄暮天寒滴滴秋,寒鸦双去无人留。”这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寒鸦离去的情景,给人一种凄凉和寂寥的感觉。同时,薄暮天寒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冷漠和孤寂...
古gǔ瑟sè怨yuàn 破pò瑟sè悲bēi秋qiū已yǐ减jiǎn弦xián,湘xiāng灵líng沈shěn怨yuàn不bù知zhī年nián。 感gǎn君jūn拂fú拭shì遗yí音yīn在zài,更gèng奏zòu新xīn声shēng明míng月yuè天tiān。 小提示:李益的古瑟怨拼音读音来自AI,仅供参考,如发现错误,请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反馈给我们,...
古瑟怨 唐•李益•豎排 破瑟悲秋已減弦,湘靈沈怨不知年。 感君拂拭遺音在,更奏新聲明月天。 隋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五代 李益 箋注 作者 評論 版本 朗誦 注音 掃碼 詩帖 引用 在論文參考文獻中引用此頁面(APA第六版): 複製 作者 李益(約750—約830),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
破瑟悲秋已减弦,湘灵沈怨不知年。 感君拂拭遗音在,更奏新声明月天。 小提示:李益的《古瑟怨》原文内容 朗读 208喜欢 打赏 完善 明月不知声明湘灵拂拭新声悲秋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
古诗《古瑟怨》赏析古瑟怨诗人:李益 朝代:唐破瑟悲秋已减弦,湘灵沈怨不知年。感君拂拭遗音在,更奏新声明月天。 古瑟怨的意思 古瑟怨古诗赏析 暂无相关赏析 李益的诗 上汝州城楼 春夜闻笛 喜见外弟又言别 汴河曲 长干行 江南曲 隋宫燕 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 夜上受降城闻笛 从军有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