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纹饰阴刻线一路崩碴,非古砣磨制 阴刻线出现粗糙的双底槽痕,非古工接砣特征;线槽夸张扁平一路崩碴,非古砣工磨制特征,为现代高速工具痕迹留存(图3)。图3-1 图3-2 (3)工痕生涩,工破沁频现,非埋玉整体一体性的沁蚀特征 工痕生涩,频频工破沁,远非古玉埋土所生成的整体一致性沁、蚀特征,...
那么此件拍品“高古玉斧”是最高级别的良渚神器吗?非也,一眼见仿。良渚文化玉器鉴定的秘诀就是良渚刻线,良渚刻线用至今还未被破解的工具、刻出独一无二的古朴沧桑,其神妙几乎不可复制无法仿到(图7,参见《古玉学步(138):馆藏玉器微痕距成像分析——良渚刻线工艺》、《古玉学步(193):良渚刻线呈沧桑附...
无论文化期的骨质竹质管钻还是早期金属管钻管壁都是有比较厚度的所以微型管钻的底面会留下层层圈痕中间还留有乳突很小的芯料在实际钻磨过程中已经消磨殆尽了图9 古玉识趣(38):辨古细察查孔小学问大 展开全文 一夫之2018-10-19 12:26:04 藏品识真辨仿是一个磨炼心智的过程,每一件藏品的辨识都是一场...
古玉识趣(106):瓷看底部玉看皮表皮里皮分端倪 ——风化沁蚀料仿齐家文化的皮上辨识点 多色瑕纹是齐家文化玉器的一大特色(参见《古玉学步(195):多色瑕纹斑斓花联璧特色现齐家》)。 漂亮的多色瑕纹、自然的绺裂沁蚀(图1): 图1 由于多色瑕纹这一特点,用自然的风化沁蚀料(图2)仿齐家文化玉器屡见不鲜,说...
古玉识趣(16 ):残缺之美 一夫之 2018-06-12 21:15:21 藏友(战汉玉龙)发一件: 并注:若此物不残,必定是西汉顶级的玉剑首 (https://www.toutiao.com/a1602977286936584/) 确实,虽残犹美,一件不可多得的战汉四瓣柿蒂纹玉剑首,形制独特,纹饰精美,工艺精湛,寓意非常,堪称精品。 通体鸡骨白与天残显示其历...
此件玉珠的钻孔,孔壁类桯钻球形腔、孔底出现类桯钻蜂腰,类桯钻痕迹残留;但孔底又出现明显的管钻痕迹残存(图2)。似是而非的桯、管复合钻违背任何一个时期的钻孔工艺特征,极其明显的信息粗乱。图2 (2)违背古工艺实际的多芯同钻 古玉钻孔,由于时代工具的局限,即使不得不常常出现多次换钻导致钻孔走位...
古玉鉴赏,料工型纹沁(沁色)浆(包浆)几要素一一观摩、面面俱到,不难在真、仿之间找到一个突破口。其中料沁浆是自然质态变化范围、工型纹是历史人文信息体现,前者侧重玉之内、而后者着眼玉之外,两者不可或缺。辨识要的是一个静心赏玩的过程,真、仿要证据确凿,不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不着边际。玉友...
古玉有其特有的时代特征(参见《古玉学步(135):古玉纹饰的时代特征》)。商代常见的纹饰“蘑菇角”“臣字眼”“口袋纹”“三角纹”“棱纹”“回字纹”等,此饰件部分纹饰似商非商,特别是“圆端收尾画虎不成反类犬——似是而非了(图5)。 图5-1 图5-2 (5)“阴刻线”上一眼仿 商代阴刻线主打“双阴挤...
赏玉要充分掌握古玉沧桑的全部特征而又能够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才能辨识于毫末之微不漏真误假免于失之毫厘谬至千里 古玉识趣(102):逼真蚀料仿风化细察塌缩留仿砂 赏玉是一个静心陶冶的过程,辨玉是一场历练眼力的考试。 赏玉,要充分掌握古玉沧桑的全部特征而又能够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才能辨识于毫末之微、不漏真误假...
真正高古必定为大开门之物,往往可以一眼见古、一图识真(参见《古玉识趣(62):玉到高古显神韵远瞟一眼大开门》),只待静静观赏其高古之美了。 普通一玉瑗(图 1): 图 1 换个角度观察(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