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称是指古代年岁称呼,有襁褓、孩提、金钗之年、豆蔻之年、花信年华、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期颐之年等,有男女和年龄之分。年岁称呼 襁褓:初生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之年:女子13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碧玉年华: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弱冠之年:...
25、期颐:指百岁。 称谓来历: 1、令移企孔职帮、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2、响书维细秋控击、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题而际坐架鲐背”,鲐是...
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孩提是指二三岁之间,还在襁褓里的幼儿.也写成“孩抱”.《孟子·尽心上》中有“孩提之童”. 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口是指十岁以下.《淮南子·汜论训》中有“古之...
鸠车是古代一种儿童玩具,抚尘是堆沙之类的游戏。这是用儿童爱作游戏的特点代指年龄。竹马之游、抚尘而游:七岁儿童。七岁,换牙之期,称悼、龆龀、毁齿。另有冲龄、孩提、总角,角是孩子头上扎的小髻。十岁,古称“幼学”之年,典出《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8岁...
及笄,汉语词语,拼音是jí jī,意思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 弱冠 20岁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即戴上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古时候,不论...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年龄时间轴 0岁 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
在古代,人们对不同年龄阶段有着独特的称谓。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年龄称谓,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周岁以下:襁褓 👧 二、三岁:孩提 👦 七、八岁:始龀 👧 三、四岁至八、九岁:垂髫 👦 十岁以下:黄口 👧 十二岁:金钗之年 👦 十三、十四岁:豆蔻之年 ...
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古代,人们将年龄的增长不说成几岁或者几十岁,而是用很多称谓来表示,如今我们能听到这些称谓也就只能从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口中听到,今天小编就将古人口中的年岁整理一下,有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