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字分为篆体,隶书及古老的甲骨文和金文等。其中“象形、甲骨文、金文”称之为中华文字史上的三大古文字,它们都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世界文化艺术史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的每一个古文字就是“一件艺术品,一幅画”,其历史艺术价值为世界独一无二。内容简介 分为篆体,隶书及古老的甲骨文和...
“字以表德”,字,则是古人在成年之后精心选取的,旨在进一步阐释和丰富名的内涵。与名相比,字更注重表达个人的品德、志向或特殊才能。在古代社会,尊贵、重要或文化素养深厚的人物常以字来称呼。字的选取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既要与名相呼应,又要准确反映个人的特质和追求。因此,字成为古代文人展示自己才华和...
给你做了个表格提供参考,详见附图.“火”、“日”、“月”、“山”、“田”五个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写法.如图所示:文字介绍: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
(1)纛(音“道“)两种解释:一、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二、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2)恚(音“会”) 意思为怨恨、愤怒。 (3)彖(音“团”、四声)《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彖辞。 (4)掾(音“院”)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况。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南朝时顾野王...
古代字,又称古文字,是指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已经失传或者不再使用的字形。以下是关于古代字的详细解释:定义与地位:古代字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历史上某个时期的文字形态。它们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语言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文化意义:古代字不仅仅是代表一个符号或一个意义,它们...
一、最早的汉字“一”字,见于约3100~3400年前的甲骨文,仅从“一”字的甲骨文外形来看,可以看得出,该字形如一根横放在地上的,较笔直树枝。(1)一般而言,甲骨文就是刻在甲骨上的文字。从甲骨文形式的“一”字,可以看得出,彼时的刻画笔法,是比较随意的,并无多少章法。(2)不过,甲骨文形式的“一”...
在古代汉语中,孔有“大”的意思,“孔明”就是大光明,自然和“亮”有关。又如,赵云,字子龙,“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的关系一目了然。还有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禅字是念chán还是念shàn,一直有争论。其从他的字可以看出,“禅”发读“善”。刘禅字公嗣,就是公开继承,显然他的名、字到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