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只要领导者们心中没有太多私欲,他们所建立的"卒妻制"实际上是以一种较为平和的方式来满足士兵们基本需求的,毕竟,若这种压抑和渴望得不到适当的解决和引导,就可能导致军中出现更为极端和不堪的情况。举个例子,在汉末时期,一些军阀为了讨好自己的士兵,纵容了掠夺和暴行,导致战区居民遭受更大的痛苦。因此...
“卒”字兵是军队中享有一定地位的军人,古代人还称他们为衙役。他们通常担任一定的官职,是属于“编制内”的员工。他们是城市中的治安军(城防军),不需要参与实际的战斗。他们的日常工作是巡逻维护治安,保障城内外的秩序。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衙门里贴着“卒”字的士兵,还有担任狱卒的人。“卒”字...
在古代,行军打仗一般是不允许女人存在的。所谓“军中无女”,无论是将士女眷,还是女佣、女婢是不能进入军营的。道理显而易见,古代行军打仗旷日持久,战斗惨烈,而且多为长途跋涉,女子是不便于参与其中的。更重要的是,女子介入军营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混乱,不利于军心、军纪的维持。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中无女...
宋朝,人口接近1亿,军队人数100万人。一个士兵由100个老百姓养活。明朝时期,全国人口有大约6000万人,其中军队总数200万人。根据洪武时期的诏令“命天下卫所军卒,自今以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城守,务尽力开垦,以足军食。”200万军队中,脱产士兵大约有60万人。兵民比例大约在1/100,100个老百姓养活一个脱产士兵...
古代士兵刻苦训练体力,以增强作战耐力,减少疲惫。训练核心在于负重与摔跤,铸就强健体魄。宋代士兵因甲胄与武器之重,尤重负重训练。据史载,其步兵平均负重高达32公斤,日常训练不可或缺。摔跤,古来民间所爱,元后禁于民间,转军中试艺。清时军中尤盛,八旗分队较技,负者牛羊为罚。古武举考,射箭、马枪、负重...
但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平民百姓和军人有着明确的界限,现代军队都有着统一的制服和其他的识别特征,但古代是没有这个条件的。古代士兵和平民的界限非常模糊,同样一个人穿起盔甲扛起长枪就是一个士兵,脱下装备和一个寻常的农夫没有任何区别,而且古代没有常备军队的说法,大战将至的时候往往全民皆兵。这就导致古代...
古代士兵 被迫参军 战国末年,秦国和楚国的决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你和你的弟弟作为秦国的一员也被征召入伍,其实你和弟弟并不想去,你刚娶了新媳妇不久,家中除了一个老母亲外还有一个兄长,原本一家人的生活虽然贫苦,但还不至于被饿死,但是就在上个月你们家因为没有向政府交足粮食,按法要充当奴隶,为了将功...
古代士兵守城为何不用梯子?投石武器更具威胁! 有余史记 933粉丝 · 71个视频 关注 接下来播放自动播放 12:15 八段锦 国家体育总局口令版(新版高清) 健康同道 2354万次播放 · 28.5万次点赞 01:27 清明节的由来竟是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1_batch 趣史谈O 34万次播放 · 1841次点赞 02:36 黑龙江鸡西坤源煤矿...
三、士兵的军饷存放在哪儿?其实把钱带在身上的士兵还是很少的。在古代多数男儿还是很讲孝道的,因为在军中包吃包住,很少用钱,因此会选择把大部分领取到的饷银都会托人寄回家中,用以供养父母妻儿。所以士兵在军中都会结交一些乡邻,以便委托他人在探亲的时候帮自己带饷银回家中。如果没有合适的可靠的乡邻来托寄...
古代士兵的年收入在不同兵役制度下有着显著差异。在征兵制度下,士兵的年收入相对较低,而在募兵制度下,一些专业的士兵年收入可能会更高。此外,不同朝代的物价水平也会影响士兵的实际收入。总的来说,古代士兵的年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但具体的收入情况还需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制度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