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以表德”,字,则是古人在成年之后精心选取的,旨在进一步阐释和丰富名的内涵。与名相比,字更注重表达个人的品德、志向或特殊才能。在古代社会,尊贵、重要或文化素养深厚的人物常以字来称呼。字的选取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既要与名相呼应,又要准确反映个人的特质和追求。因此,字成为古代文人展示自己才华和...
名、姓、字与号的多重称谓体系,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教育理念、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名和姓是家族传承的体现;字是个人成熟的标志;而号则是个体精神世界的窗口,展现了个人的审美追求。在古代的时候,古人认为,一个恰当的名和字,能够激励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成长,字的赐予更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福。号...
苏轼——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李格非——名:格非,字:文叔 屈原——名:平,字:原;又紫云名:正则,字:灵均 韩愈——名: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蒲松龄——名: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沈括——名:括,字:存中 白居易——名: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 文天祥——名...
其实古人还是很民主的,成年了,有独立想法了,觉得长辈们取的名不太好,或者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那就再取一个吧,就是“字”。 当然,也可以由长辈代取。 (三)古人的号 同“字”一样,“号”往往也是“名”和“字”的延伸,所以“号”又叫别号、表号。 按照《周礼》的说法,号是一种美称,直白一点,就是...
号,是古人自己或他人所赠的,用来寄托情怀和志向的。号一般由多个字组成,如李白的号是青莲居士。号是古人最自由的称呼,也是最有趣的称呼,一般用于诗文唱和或自嘲自赞中。平辈之间或友好之间称呼号,被认为是亲切或赞美的。从上面可以看出,古人的名、字、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用途,不能混淆或随意使用。那么...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长幼。其中的“伯”与“孟”又有区别,嫡妻所生长子(女)称“伯”,妾所生长子(女)称“孟”。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子字仲尼,仲是老二;孟姜女...
| 何谓名、字、号 | 古时候,一个人出生三个月后,长辈会给他起第一个名字,这就是“幼名”。等到他长大成年之时,就要在名之外另取一“字”。《礼记·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
古人除了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一般都是自己取的,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不必加以避讳,可以用来自称,也可以文人雅士之间互称,号可以有很多个。比如我们熟知的郑板桥,其实名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他就是号的名气比较大,现在如果说郑克柔,估计没几个人知道是谁。就象诗词有“诗言志,...
当然有,一般来说,“字”都是源于“名”的衍生,比如杜甫,“甫”字就是对男子的美称,就像现在叫人“帅哥”一样,所以杜甫的“字”叫“子美”;又比如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傍晚,同样有所关联。除了名和字以外,有的古人还有“号”,比如苏轼号“东坡居士”,这是他四十多岁被贬黄州时自取的号,...
相比名和字,古人别号的选取显得更加自由,无论是字数、个数还是字词的选用,都没什么限制。上文说过,别号一般是文人雅士之间用来互称或自称的,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比如苏轼号“东坡居士”,居士表明他信仰佛教,而他曾在黄州城东打理过一片荒地,“东坡”就是那片荒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