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性叙事形式:这种形式注重故事的线性发展,张力持续增大,直到关键性矛盾产生,情节随之变化,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与观众产生共鸣。在重视过程的戏剧工作中,这种形式很少被采用。 🎭 史诗性叙事形式:这种形式采用非戏剧的表述元素,不遵守戏剧性叙事的“不间断的舞台情节发展”要求,而是包含至少两个明确分工的虚构层面...
这种结构是叙事戏剧的另一大特征。布莱希特不仅关注个别的“动作”,还谈到了整出戏的“形体动作”以及整出戏的基础动作。这种与行为主义有着密切关系的概念是他的戏剧理论的核心。最后,历史化手法也是叙事戏剧的重要特征。随着时代的变革和戏剧的发展,历史化手法不断呈现出新的趋势。通过将历史元素融入戏剧中,使得戏剧...
“三分法”是把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依据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划分的,分为三个大类:叙事类,抒情类,...
那么,《红楼梦》的叙事如何呈现戏剧性特征呢?第一,从小说整体的叙事而言,三个层级的结构“石头投胎”“贾府兴衰”“预言图谶” 融合在一起,构成了《红楼梦》这个博大精深的艺术整体,三个层级的结构类似戏曲文本的“戏中戏”结构,石头投胎——预言图谶——贾府兴衰,构成从外向内逐渐收缩的层级叙事。石头投胎...
以下是叙事戏剧发展的历程: 古代叙事戏剧:古代的叙事戏剧起源于戏曲,特别是中国的皮影戏和希腊的古代戏剧。在皮影戏中,艺人通过手工制作和操作皮影,以及朗诵文字来讲述故事。在古希腊的戏剧中,演员通过扮演角色和对白来传递故事情节。 中世纪叙事戏剧:在中世纪欧洲,叙事戏剧被广泛用于宗教仪式和节日庆典。这些戏剧以圣经...
📚 20世纪是文学理论蓬勃发展的时代,现代文学形态如小说、戏剧等催生了新的文学理论。叙事戏剧中的史诗性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强调其政治性与讲故事的特点。📖 史诗与小说的区别在于,小说家将自己与人群及其活动隔离开来,而史诗中的人们在一天的劳作之后,便开始休息、聆听、做梦、收集。小说既不起源于传说,也不汇流...
“戏剧”与“叙事”的关系,愈来愈被复杂化了。 在古代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以不同的语词强调两者的区别,之后,不同历史年代、国别的美学家、戏剧理论家和戏剧艺术家进一步阐释它们的区别,并由此出发,确认戏剧艺术的本体特征。 20世纪20-30年代,布莱希特提出有关“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理论主张,由于种种原...
🌍在戏剧的广阔天地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戏剧形式:戏剧体戏剧和叙事体戏剧。德国戏剧理论家和剧作家布莱希特,通过对西方戏剧(如莎士比亚)与东方戏剧(如中国戏曲、日本能剧)的比较,巧妙地将它们进行了分类。🎭西方戏剧,以其强烈的“戏剧性”著称,被布莱希特称为“戏剧体戏剧”。这种戏剧形式注重冲突、情节和角色的...
戏剧叙事和小说叙事的区别主要有四点。区别一、结构不同 虽然小说和叙事散文都是以叙事为主的题材,但是小说从结构上来说讲求严密的时间和事件的连续性,他的故事性更强,内容强调故事本身的连贯性;而叙事散文的结构不要求事件和时间的连续性,它可以是一个或者几个事件片段的组合,它不强调事件的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