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有罪论,是指事件发生之后,有些人并不指责犯错者,而是把犯错者的犯错原因归结到受害者身上,声称是受害者有错在先才导致犯错者对其进行加害的一种言论。具体来说: 一、社会观点 受害者有罪论与“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思想截然相反,不考虑事物的因果关系和发生概率。这种言论往往出现在犯罪事件的评论中,一些...
受害者有罪论是指在一些犯罪事件中,有些人并不指责犯错者,而是错误地将犯罪原因归结到受害者身上,认为是受害者有错在先才导致犯罪事件的发生。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它忽略了犯罪者的个人责任,而将注意力不当地放在了受害者身上。 一、受害者有罪论的特点 过度迷信因果关系:相信“受害者有罪论”的人通常会过...
受害者有罪论,指的是在事件发生后,某些人不去指责犯罪者,反而将犯罪的原因归咎于受害者,认为是受害者的某些行为或特征引发了犯罪。这种观点在多个犯罪事件的评论中都有所体现。 受害者有罪论的定义 : 受害者有罪论是一种错误的社会观点,它忽略了犯罪者的主观恶性和客观行为,而将注意力不当地放在受害者身上。 ...
在“受害者有罪论”的讨论中,很多人之所以会谴责受害者,这也算是一种典型的归因谬误了:即,虽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人们仍然倾向于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一定是他/她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或问题,才会导致悲剧的发生),而非外在情境因素(也许是情势所迫,或这个场所有特殊的潜规则)。比如,对于遭受性侵的女性受害者...
“受害者有罪论”这一观点在一些社会事件中经常被提到,指的是当一个人遭遇不幸或犯罪后,有可能会被社会或者媒体先入为主地认为其存在某种过错或责任。这种观点存在于不同的场景和情境中,涉及到法律、道德、社会心理等多个领域。本文将以该观点为主题,从不同角度探讨其含义和影响。
受害者有罪论,即认为受害者之所以受害,是其本身存在问题的一种言论。它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家梅尔文·勒纳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做了一个实验,在实验中安排一位学习者独自学习,72名观察员旁观她的表现,每当她犯错,将会受到电击惩罚。实验结束后,观察员得出的结论是...
它就是臭名远扬的“受害者有罪论”。受害者有罪论,必然会给受害者带来二次伤害。而且这次伤害,也许会比在被害事件中受到的伤害更刻骨铭心。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对受害者抱有同情心,对受害者有罪论会感到愤怒。但是,有些言论却看起来有理有据,难以反驳。因此,小习就尝试在逻辑上驳斥受害者有罪论,来说明...
认为受害者之所以被害,是因为其自身存在问题的一种言论。引用示例1.相信“受害者有罪论”的人过度迷信所谓的“因果关系”,认为受害人之所以遭受恶意是因为其本人就存在“问题”2.从某种程度上说,“受害者有罪论”就是为犯罪者辩解,相信“受害者有罪论”就是纵容犯罪。 送TA礼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4-17...
1.性侵犯案:性侵犯是一种严重的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但在很多情况下,受害者却遭到了社会舆论和司法机关的质疑和指责,被认为是自己穿着暴露、行为放荡、勾引犯罪者等等,从而引发了性侵犯。这种受害者有罪论不仅无视了性侵犯者的暴力和强制,而且也否定了受害者的自主和选择,将他们视为物品而非人格。2.家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