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的主旨,古今因对“叔”一词特指与否的不同理解,而明显地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叔”是特指郑庄公之弟太叔段。《毛诗序》云:“《叔于田》,刺庄公也。叔处于京,缮甲治兵,以出于田,国人说而归之。”欧阳修《诗本义》云:“诗人言大叔得众,国人爱之。”虽两者有“刺郑庄公说”与“赞美叔段说”的不同...
“章段反复”是《诗经》中的关键构造特质,《郑风·叔于田》在三部分中相同的句式结构就是其完美的例证。就跟《诗经》中类似的篇章一样,这里有一种往复旋绕的声音效果,同时,由于句式重复,也帮助了读者记忆,让印象更深。而这种重复并非机械的模仿,而是灵活的变化,每一个章节的句子里,替换了一些词汇,既保持了韵律...
叔于田 10月13日 18:17 来自微博轻享版 轉發 @三联生活周刊 【#山东一公司气体中毒事故致7死4伤#】#山东寿光气体中毒事故致7人遇难# 10月12日,山东寿光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2024年10月12日13时30分左右,潍坊金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气体中毒事故,造成7人死亡,4人受伤,受伤者生命体征平稳。事故相关...
《郑风·叔于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古代学者一般认为诗中的“叔”特指共叔段,现代学者则多以为“叔”是泛指,认为这是赞美一位青年猎人的诗。全诗三章,每章五句,纯用赋法,重章叠句,流畅谐美中有起伏转折,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善于运用设问、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 查看百科 注...
077【国风·郑风·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译文】叔要去田猎,里巷再无居住者。怎会无居住者?都不如叔啊,他俊美又仁慈。叔要去狩猎,里巷再无人宴饮,...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郑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二十一篇。②叔:古代兄弟次序为伯、仲、叔、季,年岁较小者统称为叔,此处指年轻的猎人。于:去,往。田:同“畋”,打猎。③乘(chéng...
《叔于田》出自《诗经・郑风》,创作于周代郑国。当时郑国处于中原地区,社会相对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多样,田猎活动不仅是获取食物和物资的途径,也是展现男子英勇和技能的重要场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作者可能是一位对叔的品德和才能极为欣赏的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叔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男子的审美和价值取...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这是郑风的第十二篇,写了春秋时期一个勇武慈仁的帅哥。搭配一首温柔又不失力量的的Soldier吧~注释:1.叔:古代兄弟次序为伯、仲、叔、季,...
叔于田原文及翻译注 《叔于田》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歌,其全文及注音如下: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注释】 -叔:古代兄弟次序为伯、仲、叔、季,年岁较小者统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