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以财发身”指的是有仁德的领导者或统治者,通过分发财富、关怀百姓来赢得民心,最终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仁者不以积累个人财富为目标,而是通过合理分配财富,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进而获得人民的支持与信任。这种做法体现了领导者对于民众福祉的关心,强调的是以德治国和民心所向。从历史上看,许多贤明的领...
可以看出,仁者利用财富做工具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不仁者则把自己当作获取财富的工具。“以财发身”和“以身发财”的境界完全不同,深刻阐明了两种人不同的财富观和价值观,仁者如同心怀天下的儒商,不仁者更像是自私自利的土豪。“以财发身”的人,只是把财富看作个人的身外物和附属物,财富不过是实现自我价值与...
【原典】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西汉·戴胜《礼记·大学》【注译】全句意译为:有仁德的人用财富来发展、成就自身,没有仁德的人则利用自己的身心去聚敛财富。【解读】这是“发财”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最早出处。东汉大儒郑玄将这句话注解为:“仁人有了财富则务于施与他人,以此来立身立名;不仁...
顾名思义,“以财发身”是指当事人利用财富实现人生理想,财富只是一个工具,是为人服务的;“以身发财”则是当事人把追求财富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人反过来变成了金钱的奴仆。为了钱,或不顾身体高强度工作,或过分节约成为守财奴,甚至铤而走险,不惜以身犯法。目前看来,叶飞明显属于后者。如果叶飞如愿以偿拿到...
最后,我们讲君子对待财富的态度,「以财发身」。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大学》 这句话是「恭喜发财」里「发财」一词的出处,但遗憾的是,老祖宗们虽然反复告诫我们要「发身」,不要「发财」,绝大多数人都只记住了「发财」。 这里的「发」,是「兴旺生发」的意思。
《大学》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我的理解是: 1️⃣慈悲智慧的人,把钱财都用在济世利人、救苦救难上了,从而转化成了可以永恒跟随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历代祖宗和遥远的子孙也因此蒙福受益。 2️⃣不慈...
3、说“发身”与“发财” 对待钱财的态度,是人生的一大关口。人人爱财,孔子也爱财。他曾经说,如果能发财,“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只要给钱,即使干车夫保安这类活儿,孔子也会干的。(见《论语》)但是他又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见《大学》) ...
《大学》里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真正的仁者、高能量的大修行者,每一分钱都用来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不仁者以身发财”,不仁者在发财的同时,境界不断地往下掉,不断地迷失自性、丧失生命能量。财如水,德如船。水涨船高,有船在就不怕水大;如果没有船(德),水大了会溺死人的。有...
这句话的意思是:仁者利用财富达到自己的理想,不仁者以自己作为获取财富的工具。这里的“以财发身”和“以身发财”其实道出了两种人不同的财富观。“以财发身”是利用财富完成人生的理想,这里财富是一个媒介,是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一个工具,财富是人的从属。拥有“以财发身”价值观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