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指的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一)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
1.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2.因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3.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
当事人有权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提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1994年5月30日,被告被聘请到某公司担任门卫工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1996年12月30日,某公司分立为B公司和原告A公司两个单位,被告留在原告单位从事原岗位工作,被告在原告单位工作期间,原告没...
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7B.15C.21D.30 答案 A[解析]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相关...
“保险事故发生之日”≠“事故发生之日” 本案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为第三人请求被保险人承担的法律责任确定之后,保险人拒赔之日。 本案交通事故发生于2015年6月3日,2016年6月17日经交警部门调解终结后,保险事故方才发生。2018年5月18日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后又撤回起诉,本案发生了诉讼时效中断效力。原告客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伤亡人数变化的,及时补报;道路交通、火灾7日内,伤亡人数变化的,及时补报。一、生产安全事故认定程序:地方政府和部门对事故定性存在疑义的,参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有关规定,按照下列程序认定:1.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之日起多少日内 30天.如果是交通道路和火灾是7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 查看全文 李俐律师 执业4年 资质认证 2022-12-05 生产...
原则上,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日
从条文可以看出,连续状态下,行政处罚法仅对行政处罚期间的起算点做出了规定,并未明确哪一天是违法行为发生之日。因为对行政处罚法的立法者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不需要明确。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计核涉嫌走私的货物、物品偷逃税款暂行办法》并不适用于涉税违规行为。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以及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