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是由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现的。173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分量多的电时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分量就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保留下来。这时期有关“电”的...
其次,人类通过实验获得电。 到1600年,“电学之父”威廉·吉尔伯特开始对于电与磁的现象出现系统性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不但可以使琥珀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而且还可以使不少别的物体如玻璃棒、硫磺、瓷、松香等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他为这种现象创建了新的拉丁术语“electrica”, 这个词就是从希腊文的“琥...
首先我们要明确,其实电一直存在于自然界,很难用“发明”这个词去描述,“发现”可能会更恰当。而首次提出电这个概念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传说在公元前600年,古希腊发展到了鼎盛时期,那时的贵族富商标配就是丝绸的衣服,加上琥珀制的珠宝首饰。然而,渐渐的人们发现,即使是出门前仔细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琥珀,...
当时希腊人发现:用毛皮摩擦琥珀后,琥珀就能吸引绒毛、麦科屑、毛发等小东西,他们认为在琥珀中存在一种特殊的神力,而把这种神力叫做“电”。 我国古书中也有虎珀拾芥的记载,并且把打雷、打闪等现象叫做“阴阳相激为电”。这是人类最早对一些电现象的认识。但是,那时由于人类对电没有作更深入的研究,所以,对电的性...
电是怎么被发现的?早在2500多年前,古希腊人就发现,用毛皮摩擦琥珀后,琥珀能吸引一些微小物品,如果摩擦够久,还有可能出现火花,这其实就是带电的现象。真正把“电”造福人类的是法拉弟,他提出了著名的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人类的首台发电机,被誉为“电学之父”。在十九世纪末,人类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面攥(zuàn)住丝带.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
如果你看到一个电火花,或者感受到 放电,你是无法分辨出电荷传递的方向。当身体丢失电荷时感到的疼痛与接收电荷时的疼痛相同。于是富兰克林就随意规定移动的电荷是正电荷。直到150年之后,人们才发现在电火花中移动的是电子,它们带着负电荷。因此当我们说电流朝着一个方向流动,电...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的人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探索电学的先驱者之一,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的人。在1749年到1751年间,本杰明·富兰克林仔细观察和研究了雷、闪电和云的形成,提出了云中的闪电和摩擦所产生的电性质相同的推测。1752年他在费城进行了震动世界的电风筝实验,证明了空中的...
二、电是可以被传导的 1729年6月的一天,格雷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继续着摩擦起电的实。他拿着一支3.5英寸长的空心玻璃管,用毛皮从头到尾摩擦后,发现玻璃管能够吸引羽毛。很显然玻璃已带电。“如果当年盖里克知道玻璃也可以带电的话,那他何必费劲地剥去硫磺球外面的玻璃烧瓶呢?”格雷苦笑。格雷把玻璃管两端用...
年代国别电的发展过程 公元前 624-546 希腊 哲学家达尔斯(Thales),发现摩擦琥珀会吸引细线,有如磁石吸引铁块. 1603 英国 吉伯特(William Gilbert,1603-1640)指出地球为一大磁铁.并以希腊语定义「electron」(电子)一词. 1660 德国 朱利克( Ott von Guerick,1602-1686)制造摩擦起电机. 1703 荷兰商人从塞伦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