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人随产业走、产业决定城市兴衰等基本逻辑,我们在《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23》研究报告中对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发展潜力进行客观排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重庆位居前10名。从排名变动来看,南京超越苏州位居第七,南京近年来通过加大高技术投入力度、不...
新时代,我们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城市规划创新、建设创新、管理创新,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系统治理“大城市病”,下足“绣花”功夫开展城市治理,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持续增强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
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承载地。要抓好城市发展这个“火车头”,把握好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方向,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根据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等科学确定人口规模,以水定城、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新征程上,...
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须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城市的核心是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超大特大城市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核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超大特大城市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更高品质的...
第一类是自然经济发展型,像上海、深圳这些城市,地理位置好,私企厉害,提供很多高薪岗位,本地人很富。第二类是国家重点投资型,像北京、成都等,有很多国企和事业单位,能造大国重器,但除北京外民间不太富。第三类是潜力型城市,像长沙、合肥等,等着产业转移或者地缘变化来发展,有一定优势但上限不高,大城市...
国研经济研究院城市运营课题组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城市作为人口、经济和各项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地,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要成功推进现代化,必须成功推进城镇化,并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
城市群是当今世界城镇化的主流和大趋势,是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引导人口和要素布局、提高产业分工和效率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又提出,要形成多中心、多层级...
针对城市做出的规划和发展战略不仅仅是指导具体工作开展的核心依据,更是影响一座城市发展轨迹与前景的核心要素。关于城市的更新,这是一座城市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产物。中国城市更新开始于1949年,即新中国成立之年,但首次强调城市更新这一概念是在201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面,也是在这一年,中国进入到了城市更新的...
先说结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扩张放缓,大中城市迎来扩张的机遇期,小城市将出现两极分化,基础条件好的县城,也会迎来红利。 01 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而关于大中小城市发展的优先级和协同性问题,十三五文件还是这样表述的: 加快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