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月3日,刘少奇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继续当选为国家主席。这天中央政治局还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批评刘少奇说:“反人家右倾,结果自己右倾!”刘少奇受到批评后,心情十分沉重,他在会后主动向朱德、贺龙、陈毅等人征求意见,听取他们的批评。后来在政治局开会时,刘少奇又主动向毛泽...
“反右倾”斗争的背景是,彭德怀等人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遭到批判,中共中央认为“右倾机会主义已经成为当前党内的主要危险”。 起初,“反右倾”斗争主要在党政军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进行,后来逐步扩大,要求所有地区、部门都开展斗争。11月21日,中央作出规定,“反右倾”斗争只在党内干部中进行,不涉及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
左倾通常指的是一种过于激进或极端的政治立场,倾向于采取更为迅速和激进的变革手段。 反左倾则是指对这种过于激进立场的批评和反对,强调需要保持稳健的政治步伐,避免因为过度追求变革而引发社会动荡或不稳定。反右倾: 右倾则通常指的是保守、反动或妥协的政治立场,倾向于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对改革持谨慎甚至...
答:“反右倾”运动是 1959 年庐山会议之后,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的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运动。这次运动的重点是党政军机关。这次运动是完全错误的,是建国以来我党政治生活中的一次重大错误。在政治上,它使中国共产党内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都遭到了严重损害;在理论上,进一步发展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在经济上,打断了...
但话又说回来,既然这次反右倾斗争的初衷没错,那么为何后来会酿成悲剧呢?这主要是因为在当时舆论非常混乱的年代,当极右的现象出现,就有可能出现极左,一些人利用了矛盾,扩大了矛盾。总而言之,当年局势很复杂,再加上这是一场为维护稳定和社会主义的群众性运动,到下面经过发酵后,极为难以控制,所以终究还是没能...
以及对于敌人的恐惧情绪在部队中不断蔓延。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要对这样的右倾思想进行及时的整顿。总的来说,就是因为各种各样问题的出现,使得在遵义会议上必须要团结大多数,优先通过紧要解决的军事问题,所以才最终出现了遵义会议上只有反右,没有反左的结果了。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因为刚刚结束的中共六大既反机会主义又反盲动主义,使全党的思想有了初步的统一。现在共产国际六大又认为中共党的主要危险不是“左”而是来自右,又提出了反右倾的任务,这就使中共党内的反倾向斗争变得模糊不清。3、共产国际为何要中共反“右倾”?这种对形势的判断,其理论依据就是所谓“第三时期”理论。何谓“第...
中国革命的实践充分证明,反对党内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右倾错误,对于夺取革命胜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此,毛泽东也作过深刻总结。1947年12月,毛泽东在回顾党史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反对了和这种投降主义思想(指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
反右倾运动的背景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党中央在江西庐山先后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党的八届八中全会,这两个会议通称为1959年庐山会议。 会议原定议题是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继续纠正“左”的错误。 由于彭德怀在会议期间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即《意...
韦君宜:“反右倾运动”是反谁 有人说,1957年“反右倾运动”是中国建国初期上升的转折点,从此犯错误,走下坡路。我倒觉得,尽管五七年打倒的人很多,错误很大,但还主要是整知识分子。到“反右倾运动”,才真正自己把自己的威信整垮了。 “反右倾运动”是继承着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是由于那样在农村里胡作非为,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