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远宦帖》,此帖亦称〈省别帖〉,为双钩廓填本,先以墨线勾勒轮廓后加以填墨,是古代法书复制中最逼真的方式,有“下真迹一等”之说。前黄绢隔水有宋徽宗瘦金书题及印记,曾着录于《宣和书谱》,亦有金章宗及元、明、清诸收藏印。受信者为益州刺史周抚(293-365),是羲之晚年所作。传世唐《十七帖》亦...
虽然双钩法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正确地把握字的结体及细节,但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帖的神韵无法表现出来。因此,临帖应该双钩、对临相结合。 谢稚柳在双钩廊填张旭《古诗四帖》的开头,写了一首诗:“墨痕盘郁古苍藤,行迹回翔老秃鹰。直立毫锋倾逆势,始知新格负奇名。”这既是他摹写《古诗四帖》的...
虽然双钩法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正确地把握字的结体及细节,但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帖的神韵无法表现出来。因此,临帖应该双钩、对临相结合。 谢稚柳在双钩廊填张旭《古诗四帖》的开头,写了一首诗:“墨痕盘郁古苍藤,行迹回翔老秃鹰。直立毫锋倾逆势,始知新格负奇名。”这既是他摹写《古诗四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