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鲤鱼、鲫鱼、鲴类、鮈亚科、鳊鲌亚科、鲢、鳙、草鱼、鲮鱼以及鳅科鱼类等,展现出其广泛的宿主范围和地理分布。双身虫科下有多个属,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有副双身虫属(Paradiplozoon)、侧孔双身虫属(Inustiatus)、真双身虫属(Eudiplozoon)和华双身虫属(Sinidiplozoon)。副双...
双身虫科形态特征描述如下:成虫呈现X形状,是由两个幼体合并而成的。分为体前段与体后段两部分。后部的吸器为长方形,具备4对侧吸铗和1对中央大钩;某些种类如新双身虫属(Neodiplozoon Tripathi,1960)具有双叶结构,其上分布着大量吸铗。成体没有小钩,拥有1对口腔吸盘。肠结构为单管,未分叉...
39, No.4 Jul., 2 0 1 5 额尔齐斯河鱼类双身虫科一种属新记录 王新1 焦丽1 姚卫建2 郝翠兰1 岳城1 (1.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 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 430072) 摘要: 研究报道了 2009 年 4 月至 2013 年 5 月采自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中国段)东方欧鳊(Abramis...
双身虫科 西伯利亚拟双身虫 新纪录摘要 采自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湖拟鲤(Rutilus rutilus lacustris Pallas)鳃部寄生的西伯利亚拟双身虫(Paradiplozoon homoion homoion Bychowsky et Nagibina,1959),系为我国首次报道,为新纪录。西伯利亚拟双身虫,隶属于扁形动物门(Playthelminthes),单殖吸虫纲(Monogenea),双身虫科(...
双身虫是我国广泛分布的鱼类寄生虫,但研究不多.本文就我国双身虫亚科的主要形态特征,区系组成和地理分布作了研究和总结.作者认为,双身虫生殖腺的位置以及精巢的结构和数目;体后部肠道的结构;固着铗的结构和大小顺序是分类的主要依据.目前我国已知4属28种,其中包括一新种——福建华双身虫Sindiplozoon fujianensis sp...
三代虫目(Gyrodactylidea)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薄片吸虫属(Laminiscus)1种。寡钩亚纲(Oligonchoinea)铗盘虫目(Discocotylinea)双身虫科(Diplozoidae)拟双身虫属(Paradilplozoon)1种。基于ITS 2基因序列的遗传学特征及双身虫科系统进化树,经形态学分类鉴定的双身虫科拟双身虫属新种,云南拟双身虫Paradi...
新种在固着铗形状、大小顺序、睾丸形态及数目以及肠在体后部的分支情况等与拟双身虫属已记录种存在明显差异.同时鉴于单殖吸虫宿主特异性,认为在澜沧江特有土著鱼类黄尾短吻鱼鳃上发现的该种单殖吸虫为拟双身虫属科学上一未记录种,以采集地命名为版纳拟双身虫Paradiplozoon bannaensis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
双身虫Eudiplozoon nipponicum。图片:wikipedia 看到它的名字你应该懂了,这种动物夫妇是并蒂莲形态的,不过它们并不是生来就连体,而是婚后连体,结婚后把自己变成了真·另一半。 奇异双身虫。图片:Ernst Haeckel 拿双身虫科中被研究得最透彻的奇异双身虫(Diplozoon paradoxum)来说,奇异双身虫主要生活在亚洲和欧洲,它们...
双身虫科(Diplozo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寄生于淡水鱼类鳃上。 中文学名 双身虫科 门 扁形动物门 亚纲 单殖亚纲 拉丁学名 Diplozoidae 纲 吸虫纲 分布区域 淡水鱼类鳃上 目 录 1形态特征 2分类 副双身虫属 侧孔双身虫属
双身虫科(Diplozo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寄生于淡水鱼类鳃上。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双身虫科 拉丁学名 Diplozoidae 门 扁形动物门 纲 吸虫纲 亚纲 单殖亚纲 分布区域 淡水鱼类鳃上 目录 1双身虫科 2副双身虫属 3侧孔双身虫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