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双槐树遗址与向心式聚落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双槐树遗址发现的大型建筑群,已初见中国早期宫室建筑的特点,并为探索夏商周宫室制度及中国古代高台建筑的源头提供了重要材料。当我们将视野继续放大,不难发现,环绕在双槐树遗址周围的如青台遗址、汪沟遗址、西山遗址及点军台遗址等,和双槐树遗址一起,形成了相互拱卫之...
各个文化区代表性器物在双槐树遗址中的一起出现,形成了一个多彩社会,表明双槐树的先民对外来文化采取了主动吸收而非排斥的态度,彰显出嵩山地区的文明此时已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这也成为后来中华文明的底色,使中华文明从形成阶段就具备开放包容的特性,也正是这种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和文化特性,为中华文明不...
以双槐树遗址为代表的郑洛地区聚落遗址群的发现,说明郑州地区是继豫西晋南地区庙底沟文化衰落之后新兴起的文明中心,为此地中华文明的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为探讨文明起源的中原模式奠定了基础。 双槐树遗址发现的大型建筑群,具有中国早期宫室建...
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村的南部高地之上 发掘出一座古国时代的巨型聚落遗址——双槐树遗址 如阳光穿透云层 一段尘封5300年的历史就此重现人间 双槐树遗址 双槐树遗址是迄今为止 在黄河流域发现的 仰韶文化中晚期规格最高的 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 被誉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因地处河洛中心区域 也被称作“河洛古国”...
8月3日,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了《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各单位管理和保护的职责与分工 据介绍,该《条例》建立了郑州市、巩义市、双槐树遗址所在地镇三级政府分级管理,文物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双槐树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的保护体制和管理机制。明确了发展改革、教育、...
站在双槐树遗址的最高处,黄河两岸风光尽收眼底。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村南的双槐树遗址,恰好处在伊河、洛河汇流入黄河的高台地上。这里交通便利、万方辐辏,自古以来便是华夏文明的腹地。北京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曾说:“‘河洛古国’的地理位置和所处时代太重要了,遗址呈现出的景象与...
9月5日上午,郑州市召开《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会上获悉,该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巩义市启动了双槐树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加强该遗址的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以及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其中,该遗址公园核心区(一期)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约5.25亿元。◆双...
2022年4月13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旅游局发掘的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只家蚕 意义为何如此重大?在所有“河洛古国”出土的“宝贝”中,一只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的“家蚕牙雕”尤为吸引世人的目光,甫一公布,就引发公众好奇...
黄河南岸、伊洛河东,在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村的高台地上,一座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双槐树遗址,实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历史。2013年至2020年,考古人员在双槐树村南部,发掘出距今5300年左右“河洛古国”的都邑。经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确认遗址现存面积约117万平方米,重点发掘4000余平方米。初夏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