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尾目(Diplura)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有颚亚门(Mandibulata)、昆虫纲(Insecta)、无翅亚纲(Apterygota)的1目。双尾目昆虫俗称“双尾虫”,自1842年首先被发现.1904年建立双尾目。双尾目昆虫通称双尾虫。体细长,一般长在10mm以内。白或灰白色,缺眼 无翅,腹部十一节,末端有长尾须,也 有变形...
杨氏副铗叭(学名:Parajapyx yangi),为双尾目、铗叭科生物。主要分布:湖北,湖南,贵州。 7.康𧈢科(双尾虫科) 康𧈢科(学名:Campodeidae),亦作双尾虫科,是六足亚门双尾目之下的一个科。这些浅色、没有眼睛的六足亚门动物,最大的长度只有约12 mm。本科物种的特征是其腹部有两条长长、多节的尾铗(cer...
简述双尾目主要特征?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盲目双尾目,触角如念珠;尾须或尾铗,一七泡刺突。全球已知约600种,我国已记录50余种。多为细长、淡色、无翅的小型昆虫,生活在土壤、落叶等隐蔽潮湿的环境中,畏光,行动活泼。取食活的植物、腐殖质、菌类或捕食小动物等。
双尾目昆虫俗称“双尾虫”。双尾目昆虫体长2~5 毫米,中国西藏有一类铗尾虫,体长达49毫米。 多数通体呈白色或黄色,二头部无复眼和单眼,胸部无翅,有气孔,腹部末端有l对分节的尾须或不分节的尾铗,有毛或刺毛,少数种类有鳞片。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表腐殖质层的枯枝落叶、腐朽树干中;两性生殖,体外受精;怕光,...
双尾虫,简称。双尾目已连续报道了800种以上,一般大小在10mm以内,包括康科(Campodeidae)、原铗科(Projapygidae)及铗科(Japygidae)三科,有许多学者主张列入缨尾目。亦有将原铗科另立一目者。[外部形态]体一般无鳞片,触角发达,长而多节。口器陷入头部(图3-2),与原尾目及弹尾目很相似。上颚尖端有齿列,无...
双尾目昆虫 双尾目昆虫通称双尾虫。体细长, 一般长在10mm以内。白或灰白色,缺眼 无翅,腹部十一节,末端有长尾须,也 有变形为钳状器,无中尾丝。栖地下, 分布甚广,左为我国南方的毛双尾虫。 右为有尾夹双尾虫。
双尾目是无翅亚纲的一个目。此目昆虫因其腹末具有1对尾须或尾铗,无中尾丝而得名。全球分布广泛,已知种类超过200种,中国已记录的有28种。双尾目昆虫体型细长且扁平,外骨骼多不发达。它们体色多样,包括白色、黄色或褐色,体长通常不超过20毫米。部分种类具毛或刺毛,少数种类则有鳞片。头部大,...
革翅目有眼,双尾目无眼。革翅目能看到咀嚼式口器,而双尾目所属的内口纲口器是缩在头部内的。革翅目...
双尾目(Diplura)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有颚亚门(Mandibulata)、昆虫纲(Insecta)、无翅亚纲(Apterygota)的1目。 复制 纠错 参考解析: 双尾目(Diplura)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有颚亚门(Mandibulata)、昆虫纲(Insecta)、无翅亚纲(Apterygota)的1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