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形态”小行星是更大的“双胞胎”小行星的卫星,也是唯一一颗因人类活动而改变轨道的天体。当地时间2024年10月7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欧洲空间局的首个行星防御航天器“赫拉”搭乘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升空。“赫拉”将于2026年抵达“双形态”小行星,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并探索...
科技日报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通讯》30日发表了五篇论文报告了五组科学家对“孪大星”双小行星系统的最新发现。这些成果基于“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观测数据,让人们进一步了解这类天体的形成,以及其物理和地质特征,对未来人类的探测任务与行星防御策略均有重要影响。2021年,人类第...
5月底,一颗罕见的双星以43500英里/小时(7万公里/小时)的速度掠过地球,最近一次与它的近距离接触被一架望远镜捕捉到了。 小行星1999 KW4被称为“双星”,因为它是由两个小行星引力结合在一起组成的。较大的那颗小行星只有不到一英里宽,它的伴星,也就是“月球”,大约是它的三分之一。尽管这个小行星系统被归...
通过分析石块大小、形状以及在这两个小行星表面的分布模式发现,孪小星上的石块大小分布模式显示,它们是分阶段而不是一起形成的,而且直接来自孪大星。这进一步支持了双小行星系统能从主星物质脱落中形成的假说。孪小星上巨石的裂痕(图片来自A.Luchetti)。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研究团队还发现,热疲劳能使孪小星表面的...
执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宇宙飞船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022年9月26日晚上7时14分撞击小行星“迪莫弗斯”,以尝试改变其运行轨道。美国东部时间2022年9月26日晚7点14分,执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宇宙飞船 成功撞击了“迪莫...
双体小行星揭秘,宇宙奥秘 2024年4月15日,一个令人惊叹的天文事件在夜空中上演:巨大的小行星2013 NK4以极近距离掠过地球。在这次接近地球之前,NASA已经通过雷达捕捉到了这颗小行星的影像,揭示了其令人难以置信的形态——它似乎是由两块巨大的岩石粘合在一起,自转速度异常缓慢。
这些发现基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观测数据。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小行星表面的石块裂缝,确认了孪大星表面的承载力(表面支撑重力载荷的能力)比地球上干旱沙地或月壤的承载力要低很多。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简称DART(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测试当小行星撞击地球时,采用航天器撞击的方式使其改变轨道,以保护地球免受潜在小行星或彗星危害的技术任务。美国东部时间的2021年11月24日星期三的凌晨 1 点 21 分,在加州范登堡太空部队基地,SpaceX 的猎鹰9火箭运载的...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由美国航空航天局交由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负责,将首次测试这种驱离小行星的策略是否切合实际:测试航天器能否自主航行到目标小行星附近并刻意撞上去,同时观测小行星偏离原轨道的程度。简单来说,这是一次“有去无回”的任务,用以证明利用撞击策略预防小行星撞地球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