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枝藻,中药材名。本品为藻类红藻门叉枝藻Gymnoganyrus flablliformis Harv.,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为:缓泻。主慢性便秘。来源 本品为藻类红藻门叉枝藻Gymnoganyrus flablliformis Harv.,以叶状体入药。别名:丝藻、软骨红藻、扁形叉枝藻、扁枝子、鲍鱼菜、猪毛菜 功能主治 缓泻。主慢性便秘。形态特征 藻体紫红...
【拼音名】Chā Zhī Zǎo 【别名】丝藻、软骨红藻、扁形叉枝藻、扁枝子、鲍鱼菜、猪毛菜 【来源】 药材基源:为育叶藻科植物叉枝藻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mnogongrus flabelliformis Harv.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采摘,洗净晒干。 【原形态】藻体紫红色,直立,丛生,软骨质,扁圆,高4-10cm,宽1-1.5mm...
1.叉枝藻的形态描述 02 01 1.叉枝藻是一种水生植物,其形态独特,茎和叶都呈现出分叉状,像一把打开的扇子。2.叉枝藻的叶片通常为绿色,形状呈椭圆形或卵形,边缘平滑无齿,表面有光泽。03 3.叉枝藻的茎部细长,有明显的节间,每个节上都会生出一对叶子,形成独特的叉状结构。2.叉枝藻的生长环境 01 1....
叉枝藻的功效可以起到缓泻的效果,能够治疗慢性便秘的作用。叉枝藻是一味中药材,可以通过煎药内服的方法起到润肠通便,增加胃肠道功能,从而缓解慢性便秘的效果,如果患者出现慢性便秘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的方法来调理。在调理期间需要多注意日常的饮食,不能吃辛辣食物。
叉枝藻科,藻类植物,属红藻门。群生于高、中潮带岩石或石沼中。特点介绍 藻体结构复杂;卵式生殖,受精卵萌发前有助细胞连接,由助细胞形成造孢丝;助细胞由一个普通营养细胞在受精前形成;藻体直立,枝扁压,圆柱形或叶状,叉状分枝,内部构造多轴型;髓层由一般细胞构成;四分孢子囊分布藻体藻体表面的生殖...
叉枝藻的原形态特征如下:这种藻类呈现出鲜明的紫红色,它以直立且丛生的方式存在,其主体由软骨质构成,形状扁圆,高大约在4-10厘米之间,宽度则在1-1.5毫米的范围内。其生长方式独特,二叉分枝发生了3-4次,形成了一个扇形的结构。在叉枝藻的内部,细胞大小呈现出明显的对比。内层细胞较小,而髓部...
药名:叉枝藻,汉语拼音为cha zhi zao,拉丁学名则为Gymnogongrus flabelliformis Harv.别名:丝藻、软骨红藻、扁形叉枝藻、扁枝子、鲍鱼菜、猪毛菜,这体现了其在不同地方的多种称呼。科属分类:叉枝藻属于育叶藻科,这是一种独特的植物类别。功效:主要功效是缓泻,对于那些便秘患者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叉枝藻的功效与作用 叉枝藻的功效与作用是:缓泻。 功能主治 缓泻。主慢性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加倍;或研末。 摘录 《中华本草》
叉枝藻(Gymnogongrus flabelliformis Harv.),物种别名软骨红藻、扁形叉枝藻、扁枝子,属于红藻门、叉枝藻科、叉枝藻属。生于潮间带岩石上或石沼中,为暖温带性海藻,分布于我国沿海、日本及越南南部,是一种常见的经济海藻。形态特征:藻体紫红色,直立,软骨质,丛生,高4~10 cm,宽1-1.5 mm。固着器小圆盘状。多回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