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分枝蓼、叉枝蓼、酸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叉枝蓼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草。夏、秋间采收,晾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1.5m。茎从基部开始生出很多叉状分枝,形成半圆形的丛状。叶互生;有短柄或近于无柄;托叶鞘膜质,褐色,开裂,无毛;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5-15cm,...
叉枝蓼是一种半灌木,其根部粗壮。茎直立,通常高度在30-50厘米之间,呈现出红褐色,表面可能无毛或覆有短柔毛,并且具有叉状分枝。叉枝蓼的叶子呈现出卵状或长卵形,长度在1.5-4厘米之间,宽度在1-2厘米之间,质地接近革质。叶尖可能尖锐或钝形,基部呈圆形或接近心形。叶面的叶脉凹陷,而叶背的...
叉枝蓼Polygonum tortuosum蓼科、蓼屬,半灌木。根粗壯。莖直立,高30-50釐米,紅褐色,無毛或被短柔毛,具叉狀分枝。葉卵狀或長卵形,長1.5-4釐米,寬1-2釐米,近革質,頂端急尖或鈍,基部圓形或近心形,上面葉脈凹陷,下面葉脈突出,兩面被短伏毛或近無毛,邊緣全緣,具緣毛,花序圓錐狀,頂生,花排列緊密;苞片膜質,被...
《西藏植物记录090》叉枝蓼Koenigia tortuosa:蓼科冰岛蓼属。分叉蓼组跑到了冰岛蓼属,这个就不多说了。这个可能是我见过分布海拔最高的蓼科了。问过专家,怎么跟叉分蓼区别,专家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叉枝蓼叶片质厚柄短基部圆”,果然是出口成章啊[强]#蓼科##冰岛蓼属# 2阿里地区·革吉县 ...
它是Polygonum属的一部分,被描述为一种在尼泊尔和印度的植物分布记录中频繁出现的物种。其详细的描述和特征在多份植物学文献中被记录,包括由Don在1825年的Prodr. Fl. Nep.中首次描述,随后在1886年被Hooker在Fl. Br. Ind.中进行了进一步的描述。随后在1930年的Stew. in Contr. Gray Herb. 88: ...
忽而蓼滩掠过,翻成三折之波, 干蒿衔来,划破水中之月。 俄而空际翻身,水边侧翅,转眼四飞,回头一戏。 晓色渐白,晓日渐红,轮廓渐显,羽色渐明。 见它, 头硕大而顶平,翅肉厚而鹰形, 身宽阔而健硕,尾上翘而紧绷。 眉雪白兮后宽,眼全黑兮大圆, ...
为蓼科蓼属植物叉枝蓼及叉分蓼的根。 别名尼阿洛、尼扎、酸不溜、酸浆、分枝蓼、酸姜。 性味辛、涩、凉。 归经大肠经。 功能点击查看 主治点击查看 用法用量10~15g;研末吞服1.5~3g;或入丸、散。 炮制鉴别 生物特性 采收加工 9~10月采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
分枝蓼、叉枝蓼、酸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酸不溜 分枝蓼 叉枝蓼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草。夏、秋间采收,晾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1.5m。茎从基部开始生出很多叉状分枝,形成半圆形的丛状。叶互生;有短柄或近于无柄;托叶鞘膜质,褐色,开裂,无毛;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
按名称首字母归类 全部ABCDEFGHIJKLMNOPQRSTXYZ 药性 全部寒微寒热微热温微温凉微凉平微平毒无毒烈 味道 全部酸微酸甜微甜苦微苦辣微辣咸微咸辛微辛涩微涩甘微甘淡臭 归经 全部心肺脾胃肝胆肾小肠大肠膀胱心包三焦 - 别名酸不溜、分枝蓼、叉枝蓼、酸姜、叉分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