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联写又一次经过梅岭,“又”字暗示诗人命运坎坷,“寒”字既写梅花,也渲染悲凉的气氛。颔联写诗人与友人告别,独自乘舟离去,此一去青山万里,不知何日才能相聚,以“落日”渲染惜别的情意,以“孤舟”比喻诗人孤单漂泊的际遇。颈联描写途中景色,“静”表现湘水宁静的气氛,进一步突显猿声的凄切,令诗人倍感孤寂、凄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①〔唐〕刘长卿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注】①至德三年,刘长卿刚而犯上,谪守南巴。此诗是其将要赴任时所写。(1)你认为本诗可以收录于以下哪本诗集?___A.《...
〔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是[唐代]刘长卿的名言名句。本文包含:〔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的诗词原文、译文注释、作品赏析、评析、写作背景等。
小提示:"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小提示:"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岭上 全诗 原文拼音版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
“又过梅岭上”总结赏析赏析:这首诗《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诗人以离别为题材,表现了离情别绪,同时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现了内心情感。首句“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描写了离别的情景,梅岭代表了旅途中过程,岁岁寒枝象征了时间的推移,意味着多次离别的经历。这里通过“梅岭”和“寒”...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①〔唐〕刘长卿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注】①至德三年,刘长卿刚而犯上,谪守南巴。此诗是其将要赴任时所写。 (1) 你认为本诗可以收录于以下哪本诗集? ___ A.《乐府诗集》 B.《古诗精选》 C.《律诗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①〔唐〕刘长卿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注】①至德三年
“又过梅岭上”出自唐代刘长卿的《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又过梅岭上”全诗《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唐代 刘长卿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作者简介(刘长卿)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
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刘长卿《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出自唐代刘长卿《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 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 查看所有刘长卿诗词作品注释参考 梅岭 (1).山名。即 大庾岭 。五岭之一。在 江西 、 广东 交界处。古时岭...
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