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前丹叶飞,栏干留我不须归。 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 翻译赏析繁体原文䪨律对照注音对照 收藏 做笔记 🐒 🔈 译文: 岳阳楼前,红色的叶子随风飞舞,我站在栏杆旁,心中留恋,不愿归去。 洞庭湖的湖面平静广阔,一望无际,千里之遥。然而,我却想将君山的美景展现出来,与众人分享。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艺术造诣,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首《又登岳阳楼》正是他借景抒情的佳作之一。最后,我想说,每次读到陈与义的这首诗,都能感受到他对岳阳楼和洞庭湖美景的深深眷恋。希望大家也能喜欢这首诗,并有机会亲自去岳阳楼感受一下那里的美景和历史氛围!🌹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呢?
《又登岳阳楼》是陈与义在漂泊流离中再次登上岳阳楼时所作的一首感怀诗。全诗以岳阳楼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凭栏远眺的场景,并抒发了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身世的感慨。首联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而颔联则感慨万端,将天下万事、迁臣之恨都凝聚在双鬓之上。颈联和尾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忧虑和感慨,以“风霜”和“...
出自宋代陈人杰的《沁园春·记上层楼》 拼音和注音 báo yóu bā líng , yòu dé dēng yuè yáng lóu , 小提示:"薄游巴陵,又得登岳阳楼,"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岳阳楼: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古城楼。相传三国·吴·鲁肃在此建阅兵台,唐·开元四年(公元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巴...
岳yuè阳yáng楼lóu前qián丹dān叶yè飞fēi,栏lán干gàn留liú我wǒ不bù须xū归guī。 洞dòng庭tíng镜jìng面miàn平píng千qiān里lǐ,却què要yào君jūn山shān相xiāng发fā挥huī。 小提示:陈与义的又登岳阳楼拼音读音来自AI,仅供参考,如发现错误,请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反馈给我们,谢谢!
既而北历淮山,自齐安溯江泛湖,薄游巴陵,又得登岳阳楼,以尽荆州之伟观。孙刘虎视遗迹依然,山川草木,差强人意。洎回京师,日诣丰乐楼以观西湖。因诵友人“东南妩媚,雌了男儿”之句,叹息者久之。酒酣,大书东壁,以写胸中之勃郁。时嘉熙庚子秋季下浣也。 记上层楼,与岳阳楼,酾酒赋诗。望长山远水,荆州形胜...
又登岳阳楼 [宋代]陈与义 岳阳楼前丹叶飞,栏干留我不须归。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登高(0) 翻译与注释 暂无翻译和注释 参考赏析 暂无赏析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
又登岳阳楼 宋代陈与义岳阳楼前丹叶飞,栏干留我不须归。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
《又登岳阳楼》是宋朝陈与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原文 又登岳阳楼 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朝 岳阳楼前丹叶飞,栏干留我不须归。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绍兴年间,历任兵部员外郎、迁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