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曾以“参知政事”的身份主持庆历新政。“参知政事”这一职务相当于( )。A: 宰相B: 副宰相C: 诸侯王D: 钦差大臣
参知政事的名词解释虽然简单明了,但其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内涵。 首先,参知政事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重要的官职,属于三省(内阁)之一。在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主要由皇帝和文武百官组成,而参知政事则是属于重要的文官。其地位高于一般的官员,负责参与决策、起草政令和制定政策。参知政事拥有相当大的权力,...
参知政事,在古代官制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协助宰相处理政务的官职,参与国家重要决策的制定,对朝政有着深远影响。参知政事,简称为“参政”,乃宰相的副手,亦称副相,其作用是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此官职在宋太宗时期得以设立,作为宰相的辅助,主要负责处理政务以及参与决策事宜。参知政事的职责范畴:负责审阅各类奏...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宋代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宋代参知政事( )A. 地位为副宰
参知政事是什么官职 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原是临时差遣名目,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以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 到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此后参知政事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 参知政事由来 初置时,不知印,...
1范仲淹曾以“参知政事”的身份主持庆历新政。“参知政事”这一职务相当于 A. 宰相 B. 副宰相 C. 诸侯王 D. 钦差大臣 2范仲淹曾以“参知政事”的身份主持庆历新政。“参知政事”这一职务相当于( ) A. 宰相 B. 副宰相 C. 诸侯王 D. 钦差大臣 3范仲淹曾以“参知政事”的身份主持庆历新政。“...
一是以品级较低、资历较浅的官员加“参预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参预宰相事务;另一种是给一些老资格的勋臣加“平章事”或“同三品”名号,使其继续预闻宰相事务,到了代宗大历二年(767),宰相的名号最后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简称“(同)平章事”。于是,这一名号终唐之世没有再改变,乃至...
位居中枢,掌管机要,辅佐皇帝,决断国政。古之圣贤,莫不以此位为尊,故有“宰相之亚”之称。然其任重道远,非才德兼备者不能胜任。是以历代帝王,皆以选拔贤能,任以重任,以期国家昌盛,百姓安居。 昔者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是以明君求贤若渴,不敢以位取人。夫参知政事,非独才之谓,亦德之谓也。才者...
李文会(1097—1158),字端友,惠安小岞人。建炎二年(1128年)进士,拜殿中侍御史,历中丞、佥事枢密院兼参知政事,谪江州。复龙图阁学士,四川制置使。归乡,人筑沙堤迎之。人物生平 李文会生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他出身寒门,自幼好学诗赋,饱览典籍,“思研经学,多有训解”,为科举考试做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