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斋,是中国古代时期官员所设的特殊膳宴。它是在官署内设斋堂或斋房,膳食全部为素食,供应给官员和学者参加。县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县令文化水平较高,他们喜欢邀请文人墨客到县署里来参加食堂,并且供应素斋,这种文人雅事后来形成了县斋这个称谓。县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县斋 张耒〔宋代〕 只合门如野叟家,市朝声利苦喧哗。但知得醉频沽酒,何处逢春不见花。暗树五更鸡报晓,晚庭三叠鼓催衙。知君宰邑端无事,吟笑何妨到暮鸦。 完善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
“县斋还寂寞,夕雨洗苍苔”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独处县斋时的孤寂心境以及雨后环境的清幽。县斋的寂寞:诗句中的“县斋还寂寞”直接表达了诗人在县斋中的孤寂感受。县斋作为诗人工作或居住的地方,此时却显得格外冷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夕雨洗苍苔的景象:“夕雨洗苍苔”则通过描绘傍晚时分雨水...
《县斋秋夕》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张咏。作品原文 县斋秋夕 才薄难胜任,空销懒惰情。公堂羣吏散,苔地乱蛩声。隔岁乡书绝,新寒酒病生。方今圣明代,不敢话辞荣。作者简介 张咏(946年—1015年),字复之,自号乖崖,濮州鄄城(旧治在今山东鄄城北)人。少任气,不拘小节。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
县斋孤坐暂澄怀,未觉飞光两矢催。夜雨乡关归梦久,夕阳门巷壮心回。非因傲吏偏违俗,且喜微邦称不才。坐起忽惊诗景入,西南山色隔城来。
县斋唐代: 韦应物仲春时景好,草木渐舒荣。公门且无事,微雨园林清。 决决水泉动,忻忻众鸟鸣。闲斋始延瞩,东作兴庶氓。 即事玩文墨,抱冲披道经。于焉日淡泊,徒使芳尊盈。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赏析如下:《点绛唇·县斋愁坐作》是北宋词人葛胜仲的作品,这首词深刻描绘了词人在县衙愁坐的情景,表达了其内心的愁思与感受。1. 开篇意境:词以“秋晚寒斋”开篇,简洁而富有深意,既点明了时间——寒秋季节的傍晚,又点出了地点——县衙的简陋书斋。这一场景设定,为全词...
《点绛唇·县斋愁坐》,北宋葛胜仲创作的词。它反映了作者谪居期间寂寥抑郁、思归不能的内心苦闷。作品原文 点绛唇 县斋愁坐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作品鉴赏 公元1108年(宋徽宗大观二年)。葛胜仲因故“责授歙州休宁县”(...
《县斋有怀》是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五言古诗。作品原文 县斋有怀 少小尚奇伟,平生足悲吒。犹嫌子夏儒,肯学樊迟稼。事业窥皋稷,文章蔑曹谢。濯缨起江湖,缀佩杂兰麝。悠悠指长道,去去策高驾。谁为倾国谋,自许连城价。初随计吏贡,屡入泽宫射。虽免十上劳,何能一战霸。人情忌殊异,世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