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2年以前,崖县的行政区域还属于东西走向的狭长分布,崖城正处于中间地带,但1952年区划调整以后,崖城已处于崖县的西部角落,这个时候把县城从崖城迁到三亚镇,更有利于区域治理。2、自古以来,城镇都是依河而建,三亚镇处于河流和大海的交汇处,水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又具有深水良港,而且也处于崖县行政区域...
溶洞由位在不远处的白石崖寺管理,该寺是历代光日仓女活佛的驻锡地。《安多政教史》记载该寺建于17世纪,属于格鲁派,目前由拉卜楞寺管理,寺主光日仓(藏语意为守山人),当地都称之为卡卓玛(意思是空行母),是安多地区著名的女性活佛,也是甘南州众多活佛中,唯一的女性,是继西藏羊卓雍措桑丁寺多吉帕母女...
第一种,悬索下柩式,就是用绳索捆住棺木,从崖顶放下,到达埋葬的理想位置。而结合豆沙关悬棺所在位置距离看,崖顶至少还有500多米,这种方式根本行不通。 第二种,搭建栈道进行放置,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是最贴近豆沙关悬棺放置方法的说法。 从崖壁...
崖县即今三亚市,位于海南南部。民国元年(1912)撤销崖州直隶州,改设为崖县。1984年5月崖县改为三亚市(县级)。
舍身崖,原名龙门峡,又名黑风口。白河穿峡而过。舍身崖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城北18公里处。在1500年前又称独固门。有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崖摩崖石刻。这里山高形如天险,在东侧石壁上有许多石刻,有字大如屋的“朔方屏障”,有显示这里天险般境地的“龙门崖”,有描写这里交通要道的“三路咽喉...
崖县农民识字课本——《火与血》,是中共崖县县委发给农村夜校的学习资料。课文第一篇:“火,火,火!日本强盗放的火!血,血,血!中国人民流的血!”该文主题,爱憎鲜明,贴切悲愤,催人泪下。 那是1938年12月,崖县抗日救亡的人民团体——“农民抗日后援会”、“青年抗敌救国会”、“妇女联助会”、“渔业同志会”...
4月1日下午,中国绿发会主持召开了“元氏县崖沙燕保护专家研讨会”,针对河北石家庄元氏县崖沙燕因为河道工程建设带来的繁殖地被破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20余位专家学者、保护工作者、志愿者、社会组织代表和有关人员就此进行了讨论。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关于建筑工程对崖沙燕这一迁徙物种的栖息地...
建基崖石窟寺遗址位于城固县老庄镇毕家河村的文川河南岸山顶的岩洞内壁上。此山为一座高耸的石头山,上面突兀出一巨大的鹰头岩,岩上两个岩洞,远看酷似两只鹰眼。围绕鹰头岩,建有一系列的古建筑群。建筑群背岩面空,临崖万丈,颇有气势,当地人称此为建基崖。建基崖为一道观,闻名乡里。让建崖远近闻名的一...
历史地名> 崖县 1912年改崖州置,属广东琼崖道。治所即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1952年迁治三亚镇(今三亚市)。1984年改设三亚市。 旧县名。1912年改崖州置,治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1954年迁治三亚。1984年撤销,改设三亚市。原属广东省,1988年划归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