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6、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
其二,要素支撑力减弱。受到市场资源的配置方式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些县(市)处于人口、资金等要素资源外流的状态,空间发展的“马太效应”(即城市越发达,产业集聚力越强,相关要素越集中)更使得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其三,政企负担加大。一些县(市)距离区域中心城市有一定...
一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和服务。金融作为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在县域经济结构优化中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将资金合理配置到县域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之中,并协调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县域企业的资金需求,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025年3月24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省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配套印发了《云南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就业分类分级指导和赋能实施方案》。《方案》结合县(市)主体功能区定位、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比较优势等,将112个县(市)分为了农业县、工业县、文旅县和口岸县...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一种行政区划型经济,与城区经济一道构成我国经济的基本单元。根据《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底全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44个,其中市辖区977个,县级市397个,县1299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林区1个,...
一是县城为首的县域经济建设理念。以往的城镇化落位于单个区域,具有项目性质,缺乏长期性的功能定位和可持续发展体系支撑。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强调的是县城对县域其他镇域的服务功能,以补短板设施建设为主导,以功能性建设为契机,带动县域体系化建设。二是县域为先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往的城镇化没有明确指向,...
2012—现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由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稳增长惠民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优化升级,新旧动能转换。 2.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的四大模式: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制造业现代化为先导,促进城市化跨越发展...
4月3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云南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河口县、澜沧县、景洪市、砚山县带来了他们的经验。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发展“三大经济”的重要载体,是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保障,切实地做好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有利于打牢全省高质量发展的...
一是县城为首的县域经济建设理念。以往的城镇化落位于单个区域,具有项目性质,缺乏长期性的功能定位和可持续发展体系支撑。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强调的是县城对县域其他镇域的服务功能,以补短板设施建设为主导,以功能性建设为契机,带动县域体系化建设。二是县域为先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往的城镇化没有明确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