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指足厥阴,有时指手厥阴,有时为手足厥阴合称。《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王冰注:“厥阴者,肝之脉。”《素问.经脉别论》:“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痛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张志聪注:“厥阴之气,为心主之包络。” ②指九、十两月。《灵枢.阴阳系日月...
厥阴是经脉名称之一,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也是穴位的名称,又是六经病之一。 1、手厥阴心包经经脉分布于胸胁、上肢内侧中间、掌中、中指,起于乳后天池穴,止于中指中冲穴。足厥阴肝经经脉分布于腹部、胸部和下肢部,起于拇趾大敦穴,止于乳下期门。别支上走巅顶,头顶交百会穴。 2、厥阴作为经穴名时属...
厥阴病是中医病名,属于六经病之一,是真阳不足、阴阳失调的疾病。它主要是由于外感热病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的阴阳消长失常,或者因为心情郁结、气血不足、身体虚寒、寒热交错等原因引起的疾病。厥阴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恶寒、头痛、腰部酸痛、上热下寒、厥热往来、手足厥逆、壮热、腹痛、吐泻等。其中,上热下寒指的是饮...
厥阴是中医里穴位的名称,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是六经病之一。厥阴病是指患者因为心情郁结、气血不足、身体虚寒、寒热交错的原因引起的疾病。典型症状为上热下寒、厥热往来、手足厥逆。 1、上热下寒:表现为饮水多而小便少,感觉心胸胃脘部有气上冲,或胃热疼感,有饥饿感,却不思饮食,勉强进食会呕吐。
厥阴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病变,为六经病的最后阶段,多由传经而来,或病邪直中,或治疗不当,邪气内陷所致。厥阴病的典型表现与具体证型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寒证:表现为巅顶痛,干呕,吐涎沫等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的证候,也可能出现以四肢厥冷,脉细欲绝为主的血虚寒凝证候。 2. 热证:可见一系列热...
百度汉语_厥阴: 1.中医学名词。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的过程。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参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阴阳离合论》。
厥阴是中医术语,指的是六经之一,与肝、心包相关。它代表机体能量的极限状态,常与寒热错杂的症状有关,如手足厥冷、腹痛等。在病理上,厥阴病可能涉及气血逆乱,需要辨证施治。
病名。六经病之一。从证候分析,属于六经病阴阳胜复、寒热错杂的证情。治宜清上温下,乌梅丸为治疗厥阴病的代表方剂。厥阴病发厥者,当辨析其寒热以决定治法。厥阴病之厥,由阴阳气不相承接所致。如热邪传入厥阴,症见烦满消渴,舌卷囊缩,谵语便秘,手足乍温乍凉,脉沉有力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之。基本概述...
厥阴病主要分为四类,包括上热下寒证、厥热胜复证、厥逆证、呕吐哕下利证,其典型症状和具体证型有关: 1、上热下寒证 上热下寒证主要表现为消渴、食欲下降、恶心以及呕吐等。 2、厥热胜复证 厥热胜复证通常表现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持续时间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