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尾目(Protura)原尾目(Protura)为昆虫纲中最原始的类群。体微小,不过2mm。头小 且无眼无触角无翅,分布广,全 世界约六十余种,我国于1956年 首次发现。性喜湿,栖泥炭地或 草地、石下及树皮内。无经济意 义。鉴于这类虫子在昆虫与多足 纲之间,过去亦有人称蚣虫纲。图为蚣虫(1.5mm)
原尾目(学名:Protura),通称原尾虫或蚖,是一类居住在土壤中的小型节肢动物(小于2mm)。由于太过不显眼,他们直到20世纪才被发现。原尾目隶属六足亚门并自成一目,原尾目曾被归类为昆虫,有些分类将原尾目升格成纲。有些证据认为原尾目是所有六足亚门的基群。原尾目的发展过程为增节发育,体节数目随着蜕皮而增...
原尾目(Protura,proturans)是節肢動物門、有顎亞門、六足總綱、昆蟲綱的一目,是昆蟲綱中最原始的一目。通稱原尾蟲。學名蚖。1907年由義大利昆蟲學家F.西爾韋斯特里發現。 尹文英(1983年)在對無翅亞綱各目和其他節肢動物的比較研究,特別是對精子超微結構的比較研究後認為,原尾蟲在節肢動物中應單獨作為一個類群...
原尾目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Protura。通称原尾虫,或蚖。昆虫纲、无翅亚纲、增节变态类。世界已知540多种,分属于8科,17亚科66属,中国已知140余种。 形态 体尖细,淡黄透明或乳白色。体长在2毫米以下。头部前方锥形,无触角、复眼和单眼。但在头部背面两侧有一对假眼器(pseudoculli),口器内口式,...
檗蚖科(学名:Berberentomidae)是属于原尾目下的一个科。 1.下属亚科 檗蚖亚科(Berberentulinae) 薛蚖亚科(Silvestridinae) 2.檗蚖亚科 (1)短爪巴蚖 短爪巴蚖(学名:Baculentulus breviunguis)是檗蚖科巴蚖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全长890—930μm。头长90—96μm;宽62—73μm;假眼卵圆形,9—10...
原尾目昆虫形态 原尾目昆虫形态微小且独特,具多样特征。 这类昆虫形态在昆虫界有其特殊的分类地位。原尾虫身体细长,多呈白色或无色透明状。它们头部较小,结构相对简单。触角退化,常仅留痕迹难以察觉。口器为内藏式,适应特殊取食方式。胸部三节,各节形态有一定差异。足细长,跗节一般只有1节。有的原尾虫足上有...
原尾目Protura是一类微小无翅昆虫,俗称螈。以下是关于原尾目Protura的详细解答:一、基本特征 体型与颜色:体长0.5-2毫米,细长,通常为白色或无色。翅膀与眼睛:没有触角、复眼和单眼,仅有1对假单眼,这是触角退化的遗迹。口器:口器内藏在头内,适于刺吸。前足:前足特别长,常高高举在头部...
原尾目为意大利昆虫学家西尔韦斯特里(F.Silvestri)于1907年所建立,中国于1956年由杨集昆在陕西华山第一次采集到原尾虫,1964年周尧、杨集昆报道了在中国发现的3个原尾虫新种。随后尹文英做了更深入的工作,建立了富蚖科,囊腺蚖科,檗蚖科和华蚖科等4个新科,并发表了16个新属和100多个新种(见图)。 原尾目分...
原尾目,又称为Protura,是昆虫纲中最古老的目,通常被称作原尾虫。它们的学名是蚖。这些微小生物,体长一般在0.5至2毫米之间,拥有卵圆形的头部。它们的口器是内颚式,没有触角,头部具有假眼一对和形状各异的下颚腺一对。前胸足发达,常常伸展,足部的跗节上生长着数量不等的,形状各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