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批评模式是西方五种主要的文艺批评模式之一。这种批评模式旨在揭示文艺作品中人性的意义与其文化的基本模型,对民族的神话传统有浓厚的兴趣。它的理沦基础是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阐述的思想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重点在后者。原型批评模式与西方其它几种主要批评模式都有某些相似之处。它同形式主义批评模式...
原型批评认为各类文学作品表达了人类集体的文学想象,它们又往往表现为一些相当有限而且不断重复的模式或程式。荣格在《集体无意识的概念》一文中说,“与集体无意识的思想不可分割的原型概念指的是心理中明确的形式的存在,它们总是到处寻求表现。神话学研究称之为“母题”。为此,就不能把每部作品孤立起来看,而要把它...
在原型批评中,原型是指作品所引用、借鉴或模仿的前辈作品、文化符号、历史事件等。原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是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俗,甚至可以是一个艺术派别的传统。通过揭示原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意义,同时也能洞察作品与其他作品之间的关系。 二、原型批评的基本原理 原型批评首先强调...
①原型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以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为基础,在文学观念上,弗莱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社会历史观的影响,使其原型批评呈现出一种整体性文化批评的倾向。 ②在方法论上,原型批评还吸取了斯本格勒的历史有机循环发展论和早期结构主义的一些理论。 ③此外,原型...
原型批评美学指的是西方现代美学流派之一、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70 年代随着结构主义的兴起而逐渐失去影响。主要的创始人是加拿大N.弗莱。其理论基础是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在批评实践中,致力于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其深层的基本形式,如文学作品中所隐在的...
神话原型批评源于20世纪初英国的古典学界崛起的仪式学派(又称剑桥学派),大成于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斯洛普·弗莱的《批评的解剖》(1957年),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此派批评是自觉地借鉴和运用文化人类学视野的产物,它的产生也同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发展中的神话倾向和荣格的原型理论密切...
🌟原型批评: 1️⃣年代:20世纪60年代 2️⃣创始人:弗莱 3️⃣理论来源:荣格、弗雷泽 4️⃣关键词:文学框架、文学循环发展论、整体文学观📌原型批评理论将文学视为一个整体,强调文学的循环发展。它通过研究不同文化中的神话和仪式,揭示出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弗莱将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叶舒宪是一位视野宽广、思维敏捷、勤奋笃行的学者。他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其所长期从事的关于中国神话的人类学神话原型批评,他所创获的学术成果,在当今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陈寅恪先生评述、概括王国维学术研究特色时说,观堂先生的“学术内容及治学方法,殆可举三目以概括之者”:“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
原型批评 第1篇 圣经和古希腊神话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 作为移居在美国并在那获取了文学硕士学位的杰出作家严歌苓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这两大源头的影响。《扶桑》是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写的是女主人公扶桑从神女变女神的故事, 通过文本分析, 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扶桑, 大勇, 白人克里斯都是圣经和希腊神话中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