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的历史背景 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前发展的。商代的甲骨卜辞大部分是问句,记事的话不多见。两周的金文也主要以记言为主。直到战国时代,记事文才有了长足的进展。古代的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说出的和写下的都可以叫作“辞”。卜辞我们称为“辞”,《尚书》的大部分其实也是“辞”。我们相信这些辞都是...
从学术性角度来看,记言历史与记事历史相辅相成。记言让我们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和观念,而记事则使我们明晰历史事件的发展轨迹。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对古代历史全面而深入的认知。在研究古代历史时,我们需综合考量这两类典籍。通过对记言典籍的分析,探究古人的智慧和价值取向;依据记事典籍,梳理历史的演进脉络。如此,...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历史。《尚书》原名为《书》,是一部汇集古代事迹的著作。它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作为儒家五经之一,它也被称作《书经》。目前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西汉学者伏生口...
对先秦散文史作出如此划分,虽然条理井然易懂好记,但却未必符合历史真实情形。文献表明,中国说理散文并不是从春秋战国之际的《论语》才开始起步,在商周春秋时期《尚书》、《国语》等历史记言散文之中,就已有大量的说理文章,这些记言散文是战国诸子说理散文的先驱,只不过这些说理散文有一个外在的叙事框架,这个...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所谓记言,其实也是记事,不过是一种特别的方式罢了。记事间接,记言直接。记言大部分照说的话写下来,记事需要化自称为他称。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说出的、写下的都可以叫做“辞”。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所谓记言,其实也是记事,不过是一种特别的方式罢了。记事比较的是间接的,记言比较的是直接的。记言大部分照说的话写下来;虽然也须略加剪裁,但是尽可以不必多费心思。记事需要化自称为他称,剪裁也难,费的心思自然要多得多。
解析 《尚书》 虞、夏、商、周 《尚书》被尊为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记录了虞、夏、商、周时期,涉及政治、宗教、思想、哲学、艺术、法令、天文、地理、军事等诸多领域,对于研究上古时期的政治和社会面貌具有极高的价值。反馈 收藏 ...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目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托古作品。西汉初存29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商代甲骨卜辞大部分是些问句,记事的话不多见。两周金文也多以记言为主。直到战国时代,记事文才有了长足的进展。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大都是战国末年人的制作。 发...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详赡,记事曲折,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