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67年的7月,厄鲁特营以清朝八旗的编制进行组织,左翼被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镶黄、正黄和正蓝,被统称为"上三旗",其中设有6个佐领。右翼则包含5个旗,即镶白、正红、正蓝、镶红和镶蓝,称为"下五旗",初始有8个佐领,后来扩展至10个。加上沙比纳尔的4个佐领,整个营共有14个佐领。上三...
首先,是那些投奔内地的准噶尔人,其中包括原准噶尔二十一昂吉的达什达瓦部成员。1764年春天,大约500名携家眷的厄鲁特达什达瓦官兵被派遣至伊犁,他们在特克斯河、察林河及塔玛哈一带(今昭苏县境内)安顿下来。次年,达什达瓦部被编为一个新的昂吉,成为厄鲁特营的左翼力量。其次,包括在清朝平定准噶尔...
历史知识> 厄鲁特营 清携眷驻防新疆之蒙古八旗兵。乾隆二十九年(1764)将热河厄鲁特蒙古诸部组营,移牧伊犁。分左右两翼:左翼为乾隆二十三年迁出之达什达瓦部五百多人;右翼为乾隆二十五年陆续招抚的其他各部,乾隆三十七年将土尔扈特内安插伊犁之沙毕纳尔八百余人并入右翼。左翼为上三旗,驻特克斯、察林、塔玛哈一带;右...
厄鲁特营的驻防职责始于1763年,伊犁地区设立了多个卡伦,形成四营环伺的格局,以保障边防安全。这些卡伦主要分布在重要通道和与俄国接壤的边界沿线,如格根、哈尔奇喇、特克斯色沁、根格色沁、都图岭等地,以及1788年增设的察林河渡口等处。厄鲁特营管辖的卡伦总数达到32处,其中设有4个常设卡伦和4个移...
厄鲁特营军民不仅驻守以上卡伦、台站,而且又有派驻喀什噶尔、塔尔巴哈台换防,巡查哈萨克、布鲁特边界,驻守哨卡、向乌鲁木齐及内陆运送军马等项差事。 巡查哈萨克和布鲁特游牧边界:吹、塔拉斯原为西蒙古牧地,清朝统一新疆初,这一带暂作为“闲旷之地”,对此,1763年始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军队到、吹、塔拉斯地区稽查和巡逻,...
厄鲁特营人员组成比较复杂,大体上由3部分人组成。 一是投附内地的准噶尔人,其中大多数是原准噶尔21昂吉的达什达瓦部属,他们被编为厄鲁特营左翼,安置于特克斯河、察林河及塔玛哈一带(今昭苏县境内)。 二是...
厄鲁特营的农业开发源于其独特的自给自足模式,兵丁除了传统的放牧活动,还积极参与农作物种植。上三旗的六个佐领在敦达察罕乌苏、霍依图察罕乌苏、特尔莫土和哈牧哈等四处地方进行了大规模的屯田,而下五旗的十四佐领则在昌满、哈什春稽布拉克、苏布台等十六处区域进行了农田开发。这些田地都位于河流...
清朝宫廷画中的伊犁厄鲁特营 | 清朝伊犁驻军厄鲁特营,清携眷驻防新疆之蒙古八旗兵。乾隆二十九年(1764)将热河厄鲁特蒙古诸部组营,移牧伊犁。分左右两翼:左翼为乾隆二十三年迁出之达什达瓦部五百多人;右翼为乾隆二十五年陆续招抚的其他各部,乾隆三十七年将土尔扈特内安插伊犁之沙毕纳尔八百余人并入右翼。左翼为上三旗...
清代厄鲁特营概述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厄鲁特营是清朝政府在新疆驻防军的一部分。自1764年厄鲁特营设置以来至1938年撤销,他们在国防建设和西北边防的经济建设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 庆科技 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21年4 02第1期Julo hnqn neifSic n ehog(oi icsEio)N. 02omafCogiUirtocneadTcn...